快遞惹的禍
口罩“捉迷藏”一個月,寄件人損失6萬多元
3月初,通過中國郵政給菲律賓的朋友寄去兩萬多個口罩,當時每個口罩5元,總價13萬元,4月初郵政回復稱貨物丟失將賠償1550元,過了幾天又稱貨在北京并未丟,將重新寄回發件人并退還4000多元運費。
口罩現在降至每個兩元,6萬多元的差價損失該由誰承擔?
給國外寄價值13萬的口罩
一月后得知丟件
將獲賠1550元
王先生一位朋友在菲律賓馬尼拉開了一家培訓機構,有數十名員工,需要大量口罩,于是委托在西安開公司的王先生幫忙從國內買些口罩寄至菲律賓。隨后,王先生購買了26400個一次性口罩,當時每個口罩5元,共花費13萬元。
3月7日,王先生在中國郵政西安市錦業路網點分裝5箱將這些口罩寄出,運費共計4720元。“快遞員說大概6天能寄到。3月9日我查物流信息時顯示快遞已從北京發往馬尼拉,3月12日再查物流時發現沒有新進展。”王先生說,快遞寄出六天后仍沒有新的物流信息,他便撥打郵政速遞物流客服電話查詢,客服查詢后回復稱貨物已到達馬尼拉,在等待分貨。“從3月12日到4月初,我給郵政客服打了30多個電話,4月初有人聯系我說快遞丟了,將啟動理賠程序。”
4月3日15時許,王先生收到一條短信,稱王先生通過西安錦業郵寄的郵件(丟失)將按章辦理賠償,該郵件未保價,賠償金額1550元,王先生需攜帶有效身份證等前往收寄局辦理賠償。
“丟失”的口罩找回
收件方已不需要
且口罩已降價
王先生說,他無法接受這個賠償方案,4月13日他去了中國郵政陜西省分公司,接待他的工作人員說會核實情況后再回復。
4月14日,王先生收到郵政人員回復稱,查詢后發現口罩沒有丟,一直在北京未發貨,之后會把口罩寄還給王先生,并退運費。
“如果他們早點兒核實情況,把口罩從北京寄回來,我還能找其他快遞公司寄給我朋友,現在他已托人訂購了口罩,不需要了。”王先生說,3月初他買口罩時一個5元,現在這種一次性口罩已降價至每個2元左右。“現在這兩萬多個口罩不但沒人要了,而且也降價了,光是差價就損失了6萬多元,這是郵政公司失誤造成的損失,不應該由我來承擔。”
王先生說,中國郵政陜西省分公司西安分公司工作人員15日曾表示,郵政公司有訂購口罩的需求,可按現在的市場價一個口罩2元購買一半的口罩,剩下的口罩由王先生自己處理。王先生希望郵政公司能按自己當時購買口罩時的價格將全部買走,或賠償口罩降價后的差價損失。
4月16日11時許,中國郵政錦業路網點工作人員說,他們是寄件方不是收件方,具體情況是北京那邊反饋回來的。“現在領導正開會處理這個問題,解決方案出來后會立即聯系王先生。”
4月16日17時30分許,王先生收到中國郵政西安分公司工作人員的短信稱,經公司協商,最終補償方案是含郵費2萬元,口罩退還給王先生。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沒有同意該方案。
>>律師說法
快遞公司未及時履行義務
如無免責條款則應賠償
陜西豐瑞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朱長江律師認為,快遞公司跟客戶王先生形成的是快遞服務合同關系,相關責任、義務取決于當時在委托寄件時簽訂的快遞單據或合同里的條款去判定,一般快遞單的背面都有合同條款。“王先生把口罩交給快遞公司并支付了快遞費用,客戶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按約定,快遞公司應在約定時間內將快遞送至目的地,如果沒有送到,就屬于未及時履行義務,出現違約行為,應按合同約定承擔相關違約責任,除非當時所簽訂的合同或單據里有免責條款,如因疫情或不可抗力等快遞不能及時送達可免責,如果沒有免責條款就應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快遞公司向王先生收取快寄費,王先生向快遞公司交付快遞口罩,雙方就成立了服務合同關系,此關系受法律保護。因快遞公司的過錯導致口罩耽誤、口罩降價給王先生造成經濟損失,應由快遞公司承擔。
朱長江建議,若未達成一致意見,王先生可向快遞物流行業監管部門投訴,還可以收集相關支付憑證、快遞單據、合同等向法院提起訴訟。
快遞沒有報價 賠償會比較麻煩
北京市京師(西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國元律師認為,因王先生沒有保價,賠償就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快遞公司賠償王先生能證明的直接損失;二是雙方有約定或郵政快遞單方有聲明的。據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網站查詢,該網站有關于郵政寄送的國際(地區)特快專遞郵件賠償標準,郵政快遞公司可能會單方面將這些聲明理解為格式合同條款,發生糾紛后將按這些條款來理賠。如果王先生不同意或沒看到上述聲明,將給雙方的賠償帶來一定的麻煩。 華商報記者 田睿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