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將在“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社會辦醫”“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培養,提升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等方面,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那么關于“病有所醫,讓看病不再難”,委員們有哪些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認為,醫療服務的供需失衡是當前醫療困境的基礎性原因,解決百姓看病難,首先就要解決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
“在解決這一問題上,近年來,西安市通過加快調整醫療衛生規劃布局,積極探索智慧醫療等舉措,推動醫療資源布局更趨合理,取得了一定成績。”徐明非說,今年西安市將繼續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同時,還將進一步深化醫聯體建設,力爭每個城區建立城市醫療集團,遠郊區縣建立縣域醫共體,讓百姓看病更便捷。
除了硬件配置要加快,軟件配置也要跟上。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大對全科醫生的培養,是當前醫改實施的關鍵,也是讓優質資源下沉,解決百姓看病難的一個重要舉措。”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曉萍在談到解決群眾看病難時說。
此前,王曉萍做過相關調研。她發現,大多數城市對基層醫院硬件設備投入較大,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然而,隨著對看病就醫需求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醫生的醫療水平、素質能力也有了更高需求。
王曉萍認為,要讓群眾“看好病”,離不開好醫生。她建議,要加強對全科醫生的業務培訓,提高現有全科醫生待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醫學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就業,讓醫學人才真正沉下心、留下來。
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趙銥民,既是一線醫生,也是醫學教育工作者。在他看來,看病難反映的是優質醫療資源難以均衡分配的現狀,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依然在人。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醫學教育具有周期長、分階段細、連續性強等特點。”趙銥民認為,培養更多合格的醫生,就必須對現有醫學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在提高醫學專業辦學門檻、下大力氣抓教學質量、高度重視醫學生臨床實習訓練三個關鍵環節上下功夫,提升醫學教育課程的專業性,提高醫學生的實踐能力。(記者 喬佳妮)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