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假期,以“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吸引萬眾矚目的古城西安,同樣閃耀在央視的熒屏。
2月5日(正月初一)和2月6日(正月初二)連續兩晚,作為央視“三大春晚”之一的央視《2019春節戲曲晚會》(以下簡稱央視戲曲春晚)分別在央視戲曲頻道(CCTV-11)和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作為今年戲曲春晚的三大分會場之一,古城西安用豐富的戲曲文化遺存、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獨特的城市魅力風貌,向世人展現了“梨園之都”的當代風采,以及“長安回望繡成堆,盛世再踏新征程”的城市面貌。
首次成為戲曲春晚分會場 凸顯輝煌氣息
與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樣,央視戲曲春晚同為央視大型春節文藝晚會,每年以梨園名家匯聚一堂的形式,為全國人民送去經典難忘的文化盛宴,已經舉辦了20多屆。今年的戲曲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后的首屆春節戲曲晚會,除了主會場豐富多彩的節目之外,還特別設置了西安、成都、泉州三個分會場。
這是有著“梨園之都”美譽的西安首次成為央視戲曲春晚分會場。戲曲春晚導演組表示,廣袤的三秦大地孕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文化風貌……這些都是將西安確定為今年的三個分會場之一的重要原因。
此外,西安是西北戲曲龍頭,西安所屬的陜西是戲曲大省,在這片土地上,包括秦腔、漢調二黃、陜西碗碗腔、陜西老腔、眉戶戲、皮影戲、陜北說書……都有著蓬勃的生命力。央視戲曲春晚陜西西安分會場藝術總監貫振山表示,西安分會場的節目和舞臺由此都凸顯了一種輝煌的氣息,“非常成功。”
城墻為景 展現西安古今交融的“城市氣場”
在本屆央視戲曲春晚中,西安分會場作為首個登場的分會場,以華彩而不失傳統風韻的舞臺,驚艷亮相。
西安分會場主舞臺是有著厚重歷史感的永寧門廣場,隨著鐘樓敲響的祈福鐘聲,航拍鏡頭略過被彩燈環繞的城市夜空,從鐘樓到永寧門,再到南門商業區,繼而回到永寧門廣場……展示了古城西安的現代化城市建設。
繼而,一曲《夢長安》悠揚的聲調,將觀眾們的視線從現代西安帶回古韻長安,讓熱鬧堂皇的盛唐景象在都市文明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西安城重現——只見梅花獎得主,西安著名秦腔藝術家齊愛云在永寧門廣場上演長綢飛舞,如天上仙子送福人間,身姿出塵,腳步飄逸,裙擺化為祥云,凌空飛舞,出乎天際。
如夢如幻間,古城墻樸實厚重的身影與熱鬧的舞臺編織在一起,讓人頓感時空交錯。據導演組介紹,西安分會場的設置,讓整個明城墻成為舞臺背景,所以西安分會場的所有節目,都是經過特別編排,正為映襯城墻和古都“氣場”。
名家云集 西北戲曲龍頭秀出戲曲文化絕活
記者了解到,今年央視戲曲春晚中,除了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在北京主會場參演《姹紫嫣紅春滿園》節目,西安分會場共有400多名演員參加演出——他們中,不僅有西安城墻藝術團、西安市歌舞劇院、陜西省小天鵝藝術團、西安秦腔劇院三意社的眾多演員們,更不乏齊愛云、李東橋、侯紅琴、李梅等本土“梅花獎”獲得者,就連近幾年很少在晚會上露面的中國戲曲大家尚長榮先生,也出現在西安分會場,為觀眾帶來京劇《大賜福》。
《夢長安》的儀態萬千,《大老碗》的童趣民風,《秦腔薈萃》的精彩紛呈,《大賜福》的盛世景象,《秦唐古韻》的經典悠長……西安分會場演出的五個節目,融合了秦腔、碗碗腔、眉戶、京劇等劇種,高潮迭起。眾多藝術家共同上陣,呈現出“梨園之都”戲曲門類眾多,兼容并包的獨特特色。本土著名秦腔藝術家李梅表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梨園的發祥地,秦腔是梆子戲的鼻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戲種之一。“能在西安永寧門下唱秦腔,向全世界展示秦腔的魅力,讓我非常自豪。 ”
而除了文戲動人、武戲薈萃之外,西安分會場還集中展現了陜西戲曲文化中的噴火功、髯口功、翎子功、水袖功、帽翅功、手帕功等絕技絕活,讓人眼花繚亂。能夠在西安唱響《大賜福》,已近八旬高齡的京劇大師尚長榮表示,自己非常激動,“這段戲有著非常好的寓意,將它呈現在盛世長安,就是希望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絲竹樂聲美, 盛世醉長安——除了展現諸多戲曲文化絕活,西安的年味同樣通過央視戲曲春晚,傳遞給熒屏前的千萬觀眾。穿插節目,晚會主持人在西安永興坊民俗街,向世人展現了充滿地域特色的鑼鼓、走旱船、扭秧歌、皮影表演和油潑面、肉夾饃、糖畫等豐富的西安年節美食,展現了國泰民安的濃郁年味和幸福感,營造出歡樂祥和、喜氣洋洋的春節氛圍,為觀眾帶來熱鬧喜慶的“西安年·最中國”。 記者 孫歡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