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蒂斯城”“鉆石王朝”“圣地亞哥小區”“塞納公館”……以后西安這些地名或許得改改了。近日,多地發布《關于需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清單的公示》,公示中提到,各地居民區的名稱因為崇洋媚外、怪異難懂等原因,將面臨清理整治。西安市也于5月30日,印發了《西安市建筑物命名管理辦法》,公示了一批“大、洋、怪、重”的不規范地名,引發市民廣泛關注。
目前,西安市民政局對區縣上報的不規范名單,進行了逐一核查,將最開始上報的151個不規范地名,縮減到98個。盡管相關部門正在動態調整,但該行動卻引發各界廣泛爭議。
事件回顧
各地集中整治不規范地名
今年4月,國家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了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示范培訓班,各級民政部門陸續下發通知,要求對不規范地名進行清理整治。這是對2018年底由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6部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落實。
《通知》提出,一些地區存在一些“大、洋、怪、重”(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異難懂、重名同音)等不規范地名,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割斷了地名文脈,損害了民族文化,妨礙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應對居民區、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不規范地名進行規范化、標準化處理。
5月30日,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建筑物命名管理辦法》,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辦法》明確提出,除具有歷史文化淵源和外國企業品牌外,不得以外國人名、地名、漢譯外語詞語、外文書寫的詞語命名市內建筑物。提倡使用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及與西安歷史文化風貌協調一致的名稱,為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服務。
根據相關要求,西安市未央區、灞橋區、新城區等多個區縣對轄區內的“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進行了摸底排查,并向市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了不規范地名清單。隨后,經西安市地名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確定,6月中旬,各區縣將不規范地名清單予以公示。日前,經相關部門核查,將最開始上報的151個不規范地名縮減到98個。而這還不是最終名單。
市民熱議
新法不溯及既往 全面規范是新的起點
此事經由網絡發酵,在廣大市民中引發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公布的不規范地名“榜上有名”的小區居民中,產生強烈反響。三秦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小區中,有的一個名字叫了多年,也有的小區不到10年間,已陸續改了多個名字。
那么對于此事,市民怎么看?家住北二環某小區的劉先生認為:新法不溯及既往。不論前期是否進行過管理規范,從去年開始,民政部等6部門才提出對建筑物名稱進行管理,相應的,行政部門就不應該要求對去年之前的建筑物進行更名。
“如果說現在的建筑物名稱不符合規定,那么在當初規劃建設之時,為什么不見行政部門阻止呢?階段性放養就應該接受放養造成的后果和帶來的產物,就像法律對事實婚姻和非婚生子女的認可一樣。”劉先生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人意見。
居住在曲江某小區的趙女士則吐槽道:“改名之后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上的名字,還有企業工商、稅務登記等各個方面,是不是都要改呀?而且新名字是什么標準,誰來起名字?”
當然,也有網友支持改名。“愛牛奶的貓”就表示:“盼著改名,全面規范是新的起點。”另一位網友則稱:“不用看公示表都能想到,巴厘公館、小悉尼自由島、小悉尼新都小區、摩登BOBO小區、東方米蘭小區、皇族雅苑別墅、皇族名居小區、皇城西岸小區、壹又貳分之壹國際公寓小區、曲江皇家花園小區等等,當時也不知道是誰取的名,快點改改吧。”
也有市民認為,反正改了不是一次了,改就改吧,以前公交車站還有“西鐵局”等類似的站點,現在改成“太乙路樂居場路口”站也挺好的。有些樓盤也改過,比如“灞柳康馨花園”,現在就叫“北辰二社區”,叫習慣就好了。
記者昨日從多家開發商處了解到,之前在西安,開發商為小區命名時,并不需要嚴格審核,只要不重名就可使用。“以前不需要審批。現在政策已經知道了,7月1日就要去審批,相當于前置審批,為了規范命名。”開發商張先生對記者說。
權威回復
傾聽市民聲音 陸續發布詳細辦法
連日來,對于政府部門公示的98個不規范地名,廣大市民在熱議的同時,也在關注著這些地名怎么改,改動后是否會徒添不便。對此,昨天下午,三秦都市報記者采訪了西安市民政局區劃地名勘界處。相關工作人員就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該工作人員稱,早在1996年,國家民政部就曾推出很具操作性的《關于加強城鎮建筑物名稱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隨著新的城鎮建筑物大量涌現,命名的隨意性很大,在全國出現了建筑物命名較為混亂的局面,突出表現為崇洋復古、名不副實、格調低俗、重音同字等問題。為此要求,凡新建和居民住宅區、商住大樓等各種建筑物的名稱,開發建設單位要向地名委員會辦理建筑物名稱登記審核手續。
當時西安也進行過摸底,不過由于缺乏上位法支撐,效果不佳。在2004年國務院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時,該《通知》被廢止。于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各地地名處于自行發展的局面。盡管如此,西安市在2010年起就開始了摸底,直到2018年12月3日,民政部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的通知》,要求各地對居民區、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進行規范化、標準化處理。
對于改名后可能帶來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一工作目前全國多個城市都在進行,西安不是特例。很多市民也提出,樓盤往往在發改立項部門存的是項目名稱,到銷售環節之后用的是對外宣傳名稱,這個情況我們了解。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對外宣傳的名稱全憑開發商喜好,還可能受開發商對樓盤銷售業績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多次更改。有的小區甚至不到10年,已經改過5個名字。”
“本次被糾正的小區確實將面臨改名,但已公布的名單是動態的,不是最終名單。我們會認真傾聽市民及各方面聲音,不能因為這項整治行動,影響大家的生產生活。最終確定下來的名稱,將會有一個方案向公眾發布。目前《西安市建筑物命名管理辦法》基本上把各類建筑物,比如小區、商場等可以使用的基本都囊括到了,包括更名的流程、起名的流程,我們正在設計表格,隨后會放到網上,方便市民網上下載、網上辦事。”該工作人員說。
專家觀點
充分傾聽各方意見 不要把好事辦成壞事
對于清理不規范地名引發的熱議,昨天下午,記者采訪了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熱點專家王曉勇博士。
王曉勇認為,改名一定要謹慎,從市場來說,開發商起名甚至是改名,目的只有一個,更好地賣房。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業主,有認可才有購買。這跟企業名稱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比如阿里巴巴,如果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那聽起來名字也有點怪。當前雖然這事在網上引起了爭議,但有一點他覺得做得特別對,就是這個公示是動態調整的,是真的在聽市民的意見,這個態度是對的。下一個政令,沒有經過專家的評估,沒有征求市民意見,一刀切顯然是不妥的,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更多傾聽各方意見,廣開言路,才能真正進步。有網友說長期放養,一朝規范,他覺得這個說法很貼切。這個以前的亂,就是因為太逐利了。現在都在管,是我們要回歸到文化了,所以這里面涉及的一個問題,就是利益和文化的沖突,是市場和文化要達到和諧的狀態。任何名字都有一個歷史文化的內涵和背景,不能一味地市場化,不能嘩眾取寵。
他認為這是一個遲到的認識,但畢竟也是一個進步了的認識,這一點值得肯定。從當初隨便起名,到如今強行改名,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相關部門對老百姓意見的忽略。要尊重民意,不要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城市案例
更名換證政府買單上門辦理
那么,小區改名換房本,這個錢誰來掏呢?據6月14日《湖州日報》報道,今年2月,浙江省湖州市、區縣兩級分別出臺了《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方法步驟、工作要求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3月中旬,召開了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動員會,正式啟動清理整治工作。
小區、道路等名稱的更改將會影響居民身份戶籍、不動產登記、工商注冊登記等證照相關證件。湖州在線的報道稱,在工作開展期間,湖州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將采取進小區流動集中辦、專設窗口方便辦等措施,通過集中變更或逐步變更的方式予以更換,確保變更期間相關證照正常使用,最大程度減少給居民帶來的影響。在地名變更中所涉證照、標牌信息變更時,相關證照變更所產生的費用一律由相關部門承擔,不給市民增添負擔。 記者 李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