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組織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達7500萬人次以上,其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3000萬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達到4000萬人次以上。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實施技能中國行動,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但與此同時,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加速對勞動者的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農村轉移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就業群體的職業能力與用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許多企業仍然面臨高層次技能人才短缺和招工難問題。
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人社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最新印發的《“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到2025年,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更加健全,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更加有效。
實現這一目標,一個關鍵在于發揮企業的職業技能培訓主體作用,因為企業是廣大技能勞動者的用工主體,最了解生產崗位用工所需的能力要求,企業的認知理念、支持態度和投入保障等直接決定了職工能否接受良好的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只有切實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加大職工培訓力度,讓他們能力有提升、發展有盼頭,員工才有安心扎根的意愿。
當前,真正發揮企業的職業技能培訓主體作用,需要多管齊下,多方共同推動。
首先,企業自身要重視開展職工技能培訓。企業需制定職工培訓計劃,大力開展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加強與職業院校合作,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等,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努力成為產教融合型企業。通過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在線學習、新型學徒制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培養適應企業長遠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奠定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
其次,政府要激勵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各部門要健全培訓組織實施體系,幫助解決技能人才在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完善公共實訓基地、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載體,廣泛開展職后培訓,給更多技能人才創造技能培訓的機會,增加社會技術技能積累。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安全技能、轉崗轉業等培訓,以及初中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培訓時,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或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同時,行業要支持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由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這兩類主體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認定。這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為此,有關部門要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備案管理,完善相關程序和制度,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按照職業標準或評價規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勞動者實現技能提升。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做好職業標準開發,為規范、有序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提供堅實基礎。(文/闕明坤)
編輯: 楊晨雨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