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補齊鄉村旅游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短板”“推進垃圾和污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建設”等內容。業內人士表示,這將為下一步鄉村旅游發展和投資指明了新的方向,或引發新一輪鄉村旅游投資熱潮。
近年來,國內旅游消費市場高速增長,對經濟貢獻度不斷提高,其中鄉村旅游作用明顯。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17年,鄉村旅游接待人數25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二分之一,鄉村旅游投資4733億元,占當年國內旅游投資總額的近三分之一。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比2016年增加了3萬多家,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
然而,在火爆的背后,交通不暢、停車困難、旅游基礎設施落后已經成為制約鄉村尤其是偏遠貧困村鄉村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例如,假期期間,“網紅”鄉村景點容易暴露人擠人、停車、返程困難等問題;有些偏遠鄉村不論是自然風光還是民風民俗的文化保留都較為原汁原味,但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難以吸引游人前往。
對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認為,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建設,特別是民間資金投資于鄉村,對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鄉村經濟建設、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保持鄉村特有文化特色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吳麗云認為,《方案》的發布將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她表示,鄉村旅游早已跨越了“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的初級發展時期,進入了以滿足城鄉居民不斷提升的旅游需求為目標的品質發展期。目前以民宿為中心的鄉村旅游發展,固然可以依靠資本的投入,打造內部舒適、宜居、怡人環境,但作為鄉村旅游重要依托的外部環境,諸如清潔美麗的鄉村、便捷的道路體系、寬敞的停車場地以及水電、無線網絡等基本設施,則因其公共屬性和盈利難的特性而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短板。“《方案》對于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制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既有助于利用財政資金解決制約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有助于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從而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
業內人士表示,《方案》的發布將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的熱情,吸引更多市場主體進入。《方案》提出的“對使用‘四荒地’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建設的鄉村旅游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對于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最為稀缺的建設用地,給出了更為積極的解決方案,也為企業創新鄉村旅游產品提供了更多可能。《方案》提出“鼓勵城鎮有意愿的組織和個人通過租賃民房開辦民宿。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設鄉村旅游活動場所”,釋放出更加明確的發展信號,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鄉村旅游領域,以租賃、合作等形式投資鄉村旅游,既有助于豐富鄉村旅游的業態和產品,也有助于帶動當地村民發展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旅游更好更快發展。(薛 楓)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