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積極協助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依法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嚴厲打擊查處妨害疫情防控違法行為。目前,有哪些比較突出的涉疫違法行為,將會造成什么樣的法律后果?8月26日,記者采訪了陜西省公安廳法制總隊法規科科長戴耀偉。
記者:請介紹一下當前我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違法行為的情況?
戴耀偉:本輪疫情以來,我省公安機關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安排部署,嚴格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協助衛健等部門依法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主動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依法嚴厲打擊查處嚴重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的同時,全力推動穩經濟、促發展、保民生。
一方面,對于嚴重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予以打擊。對涉疫違法警情,公安機關及時出警,第一時間開展現場處置。對于各類涉疫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擾亂防疫秩序等行為,果斷采取措施,堅決予以制止,依法打擊處理。8月10日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累計辦理涉疫類刑事案件8件,治安案件80件,治安處罰66人。當前,全省疫情防控措施更為精細、嚴密,更為人性化,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配合防疫工作的意識普遍提高,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數量明顯下降,治安形勢總體平穩。
另一方面,堅持推進審慎執法。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在積極協助有關職能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依法履行治安巡查、檢查和警情處置等職責過程中,始終堅持審慎、文明、規范的執法理念,對因認識不足、心理懈怠、生活困難等原因未嚴格落實防疫要求,例如未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未及時報告行程、擅自脫離管控就醫務工等情形,能夠服從教育、及時改正,未造成疫情傳播或者傳播危險的,原則上不予追究。現場執法中,對群眾的激動、不滿情緒,對民警和防疫工作人員的指責、質疑,以教育勸導為主,除有暴力沖突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情形外,一般不使用強制性執法手段。工作中,全面考慮執法活動和處理結果對個人、企業和經濟社會運行的影響,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記者:公民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妨害疫情防控工作將會承擔哪些后果?
戴耀偉:按照《傳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疫情期間,公民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目前,較為多發的涉疫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拒不執行政府防控要求的行為。例如,違反政府發布的有關封控、管控管理規定的,拒不配合防疫檢疫、核酸檢測的,阻礙防疫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違規聚集的,餐飲、娛樂、零售等市場經營主體不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等。這些違法行為,既是對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人身健康的漠視,也擾亂了全省防疫工作正常秩序,可能構成“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阻礙執行職務”“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等治安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處以警告、罰款、拘留等治安處罰;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是故意隱瞞活動軌跡、拒不配合流行病學調查的行為。每位公民都有義務積極配合流調工作,如實報告個人有關情況。謊報瞞報行動軌跡,隱瞞旅行史、人員接觸史,引起疫情傳播或者疫情傳播嚴重危險的,可能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們呼吁廣大群眾,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切實履行防疫責任和義務,積極支持、配合防疫工作,為做好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故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的行為。例如,謊報疫情、警情,編造、散布有關疫情防控不實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等。這類造謠、傳謠的行為,極易造成公眾誤解、引發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屬于治安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肅處理。我們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從官方途徑了解疫情防控權威信息,切勿輕易相信、轉發朋友圈、社交平臺上出現的未經證實的消息,更不得編造、發布不實信息。
(記者 王超)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