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您名下的房產辦理‘抵押’,公司就會支付您上百萬元的利息,之后您可以去公司的養老院養老。合同期滿后,房本會返還,合同期內不影響繼續居住。”李先生想要以房養老,某公司“工作人員”得知后,向他推薦了一個養老項目。聽完介紹后,李先生與公司簽訂了養老合同。沒想到這是一場騙局,李先生簽訂的不是養老合同而是房屋買賣合同。
近年來,以“養老”為名的詐騙行為時有發生,“養老理財”“養老產品”等詐騙手段花樣百出,給不少老年人造成財產損失和精神打擊。日前,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專項行動堅持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整治規范“三箭齊發”,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涉詐亂象問題,為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涉老年人詐騙案件呈現三大特點
事由多樣、手段專業、損害巨大
“叮!”隨著1500元退回劉女士的手機賬戶,民警再次叮囑道:“奶奶,今后投資理財一定要多加小心。”想著差點把近4萬元養老錢匯過去,劉女士說想想都后怕。
今年4月,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80多歲的劉女士來到某銀行網點辦理銀行卡。考慮到老人實際情況,工作人員當時沒有為她開通手機銀行和網銀。可是第二天,老人再次來到銀行,要求開通網銀和手機銀行,并向某賬號匯款3.83萬元。
工作人員感到事情反常,向老人詢問收款人情況,老人含糊不清。工作人員評估后把情況通報給了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民警來到老人家中核實具體情況,得知老人前兩天在微信上認識了一名“老師”,對方說某集團的保健品投資項目可以讓劉奶奶“賺大錢”。
聽了介紹后,劉奶奶向“老師”支付了1500元的“課程費”,并準備辦理網銀先“投資”3.83萬元。
民警調查后發現,所謂的投資項目根本不存在,而是一個專門引誘老年人注資的騙局。民警很快鎖定不法分子,并幫助老人追回了損失。此時老人終于明白過來。
一段時間以來,在巨大的養老需求面前,有些不法分子打著“服務老人”“關愛老人”旗號,利用保健培訓、產品推介、投資高額回報等手段設置陷阱,招搖撞騙。日前,中國老齡協會聯合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以養生講座、專家坐診、免費體檢為名的養生游、會議游等詐騙案件近年來有所增長;伴隨著家庭、婚姻觀念的變化,很多喪偶或獨居的老年人通過婚介平臺、聯誼活動等方式尋找生活伴侶,也相應出現一些以婚戀為幌子的詐騙老年人錢財行為……
“涉老年人詐騙案件集中表現出三大特點:一是詐騙事由多樣化,主要集中在養生保健領域;二是犯罪手段專業化,犯罪行為具有明確針對性;三是被害人眾多,犯罪數額大,追贓挽損難。”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譚勁松表示。
據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養老詐騙案件4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余名。
此次專項行動明確要求,盡快打掉一批養老詐騙犯罪團伙,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養老領域涉詐問題,整治規范一批存在詐騙苗頭隱患的機構、企業,增強老年人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健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
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
公檢法協同作戰、精準打擊,全力追贓挽損
專項行動部署后,公安部要求全國公安機關強化線索摸排,廣泛發動群眾,及時發現核查處置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同時,掛牌督辦一批案情重大、影響惡劣的大要案件,對養老詐騙犯罪團伙中可能存在的黑惡勢力,結合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依法嚴懲。
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通知,要求依法嚴懲養老詐騙犯罪,重點懲處以養老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犯罪。對于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以及其他嚴重后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案件,要堅決依法從嚴懲處,同時加大罰金、沒收財產等經濟上的處罰力度,嚴厲制裁犯罪分子。
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方案,要求依法嚴厲打擊養老詐騙犯罪,加大追訴力度,重點懲治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保健品、收藏品等)”、宣稱“以房養老”等為名實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詐騙、集資詐騙等各類犯罪。
“多虧你們,替我追回了這筆養老錢。”浙江省永康市八旬老人沈女士從檢察官手里接過沉甸甸的11萬元錢后不停道謝。
事情要從2018年7月說起。葉某挺在永康市開了一家珠寶店,聲稱店里售賣的雞血玉有益健康、投資能升值,不少老年人爭相搶購,沈女士就是其中一員。
葉某挺通過組織老年人聚餐,免費旅游參觀,贈送雞蛋、大米、油等方式,與老年人拉近距離、取得老年人信任,吸引他們投資,進行非法集資。至2019年5月,葉某挺等人向91名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210余萬元。
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后,永康市人民檢察院審查發現,集資參與人大多為60歲以上的退休老年人,所損失的多為賴以生存的養老錢,遂以追贓挽損為辦案重點,多次聯系葉某挺家屬,闡釋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最終,葉某挺等人退賠違法所得210余萬元。
為盡早處置涉案財物、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在征求法院意見后,檢察機關聯合公安機關在審查起訴環節,通過集中返還贓款的形式依法將涉案資金發還受害老人。
“檢察機關注重發揮‘捕訴一體’優勢,把追贓挽損工作貫徹辦案全過程,在案件事實清楚、不影響訴訟進行的情況下,依法及時將贓款發還受害老人,真正實現辦案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與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第四辦案組負責人表示。
近兩個月來,最高法相繼發布《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前者針對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突出問題,增加“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老年產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情形,為依法懲治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犯罪提供依據,后者要求嚴厲打擊針對老年人的電信網絡詐騙、借“以房養老”之名實施的“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
暢通舉報渠道,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匯集打擊防范侵害老年人權益違法犯罪的合力
“老年人被騙并非貪小便宜那么簡單。一方面,老年群體獲得信息的渠道比較單一,對網上支付等新技術新業態適應慢,對最新騙術的了解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他們對健康養生、情感交流、養老錢增值尤為渴望,這些特點恰恰為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除了加大整治力度、規范行業發展之外,還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匯集全社會依法打擊侵害老年人權益違法犯罪的合力。
專項行動開始后,中央政法委在12337智能化舉報平臺開通了“養老詐騙”舉報通道,群眾還可通過公安110接處警平臺等多種渠道,反映涉及養老詐騙相關問題線索。
江蘇省南通市警方動員基層組織、網格員和小區物業發揮作用,對老年人“點對點”發布風險提示和預警信息,啟動了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調查問卷活動,全方位提升老年人防詐意識。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人民檢察院干警們走進社區,向老年人講解身邊典型的詐騙案例,叮囑老人不輕信、不轉賬,守好自己的養老錢。
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司法局積極開展防范養老詐騙宣傳活動,通過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手法,幫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識和鑒別能力,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王紹忠表示,社會各方面應在養老防詐宣傳方面提供更多貼心服務,同時,子女也要主動向老年人普及防詐反詐知識,多聊聊社會動態、多進行風險提醒、多關注情感需求,提升老年人風險防范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記者 亓玉昆)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