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1時07分,風云二號H星搭載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我是總師啊,應當到一線來。”年近九旬、拄著拐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毅然來到西昌衛星發射基地,作為風云二號工程總設計師,老人對風云衛星有著別樣的感情。
作為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二號工程的收官之戰,風云二號H星將與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形成業務上的無縫銜接。
“風云衛星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感覺首先是一個自主創新的過程,走了一條完全自主研發的道路。”孫家棟說。
一顆比一顆先進
風云二號H星是風云二號家族最后一星,其運行于高度為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將與在軌的風云二號E、F、G星開展組網觀測,形成“多星在軌、互為備份、統籌運行、適時加密”的業務模式。
“該星雖然主要功能與03批的前兩顆星一致,但卻是風云二號所有衛星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穩定的。”風云二號總設計師曹亮說,團隊人員研制每一顆新的衛星時,都會總結前一顆衛星的經驗。因此,風云二號的衛星一顆比一顆先進,性能一顆比一顆優化。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表示,多星在軌,可以實現非常靈活的組合,不同衛星看不同區域,在遭遇重大災害時,衛星可以抽身去加密觀測。“就像臺風來臨時,有一顆衛星專門盯著它看,幾分鐘看一次,這就可以準確把握臺風路徑。”
據介紹,風云二號H星攜帶了掃描輻射計和空間環境監測器等兩個主要載荷,掃描輻射計包括1個可見光和4個紅外通道,可實現非汛期每小時,汛期每半小時獲取覆蓋地球表面約1/3的全圓盤圖像,能對臺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進行重點觀測。
也許有人會問,已經有了風云四號,為什么還要再發射這顆星呢?對此,楊軍解釋,氣象衛星要求連續業務運行。就是說,它不能“請假”“開小差”,必須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工作,及時報出晴雨、溫度、風力等數據。如果哪天風四衛星不能提供云圖,就要確保這顆星能頂上去。
“另外,盡管技術上沒有大的改進,但衛星壽命大大延長,設計壽命4年,一般可延長到8—10年,這同樣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實力。就像開車一樣,不僅跑得快,而且還不出毛病。”楊軍說。
位置稍移 服務范圍更大
“在軌測試完成后,風云二號H星的定點位置將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
“別小看那小小的改動,其服務范圍將大大擴大。”楊軍說,不僅能獲得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地區的“大氣密碼”,還將覆蓋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當地氣象預報、防災減災提供支撐。
楊軍介紹,我國大部分天氣系統,如寒潮、降水云帶等,一般以自西向東路徑從中亞進入新疆,進而影響我國西北、華北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這顆衛星獨特的定點位置,可更好地觀測中亞地區和印度洋上空的天氣系統,幫助我國預報員及時獲取天氣系統演變情況。
同時,根據今年4月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風云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遭受臺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時,可申請啟動該機制。屆時,風云二號H星可提供5到6分鐘一次的高頻次云圖及相關定量產品,為其防災減災服務。
風云衛星 邁入國際行列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孫家棟說,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云氣象衛星,因其穩定的運行和出色的效能,奠定了中、美、歐氣象衛星“三足鼎立”的局面,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如今,風云氣象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同時也是國際災害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
楊軍介紹,自1998年“風云二號”衛星投入運行以來(截至今年4號臺風),對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471個臺風、登陸我國的141個臺風監測無一漏網。
“風云二號H星計劃進行為期4個月的在軌測試,將于今年10月交付使用,為國內外用戶共享數據和產品。”楊軍說。(記者 付麗麗)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