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匯聚同心圓夢的磅礴力量——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巡禮
新華社記者
歷史的時針,指向新的刻度。春天的盛會,開啟新的征程。
3月4日至3月11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7天半的時間里,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一堂,資政建言、共商國是。全國政協領導人員實現新老交替,政協章程完成審議修改,人民政協事業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凝心聚力,共襄偉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人民政協不斷匯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奮力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篇章。
守正創新,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展現蓬勃生機
3月6日下午,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聚英廳燈光璀璨、氣氛熱烈。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當前,行至民族復興的關鍵一程,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為大家明方向、釋疑惑、鼓干勁:
“5年來的成就,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也凝聚著廣大政協委員的貢獻”;
“必須做到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于斗爭”……
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斷和殷殷囑托,提振信心、催人奮進,委員們的奮斗方向更明晰,履職腳步更篤定。
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政協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來自經濟界別的林罡委員表示,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通過政協協商的制度實踐,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行動。
新時代新征程,繪就新的逐夢華章。
這是一次高舉旗幟、民主團結的大會——
按照中共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聚焦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人民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不斷匯聚同心圓夢的強大力量。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非常強,黨和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的方向沒有變,力度沒有減。”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委員說,全國人民攜手奮斗、共同努力,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來自全國工商聯的劉振東委員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著力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更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智慧和力量。
這是一次堅守初心、同心同德的大會——
3月5日下午3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面向中外記者,新一屆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主席集體亮相,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故事,介紹工商聯工作。
“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符合國情又順乎民意,有獨特的優越性”;
“發揮我們的所長服務于中心大局的所需,這應該是我們民主黨派義不容辭的責任”;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人民政協充分發揮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有效組織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共商國是,凝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襄民族復興歷史偉業的強大力量。
適應新形勢,作出新規范,推動新發展。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是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
充實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思想政治建設的內容,完善統一戰線方面的內容,增寫和完善農業農村、社會、資源環境等內容……
委員們一致認為,政協章程修改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時代性、實踐性,對深入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義,必將進一步開創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局面。
這是歷史性的時刻——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10日下午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當選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同時選出23位全國政協副主席。
選舉結果宣讀前,十三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來到大會會場,對即將產生的新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表示祝賀。當會議主持人宣布王滬寧當選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后,汪洋起立祝賀,與王滬寧熱烈握手,全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奮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人民政協順利完成又一次新老交替。
廣集眾智,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
3月4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拉開帷幕。
聚光燈下、快門聲中,委員們圍繞“國之大者”,聚焦“民之關切”,共話家國情懷。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明天會越來越好,我們很有信心”;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就是當祖國需要時,想用就有,想干就能”;
“‘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全世界”;
……
話語堅定,信心滿懷。“委員通道”上講述的故事正是政協委員們積極履職盡責、建言獻策的生動縮影。
大會期間,委員們緊扣中心任務、把握時代脈搏,建真言、獻良策。一場場深度協商、一次次坦誠交流,迸發著真知灼見,凝聚著智慧力量。
談發展,謀深慮遠——
“后來者優勢”“換道超車優勢”“新型制優勢”……
7日上午,首場大會發言,林毅夫委員著眼未來,一口氣列舉了我國幾大創新和發展優勢,鮮明闡釋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從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到寫好大江大河生態環境保護中國故事,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完善公共法律服務……
兩場大會發言,26位委員走上講臺,共謀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講問題,直擊本質——
“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我們首先必須得回答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優質醫療?”
3月6日,在醫衛界的一場小組會議上,來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季加孚委員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季加孚接著提出自己的思考:“如果一個學科在基層,能夠按照國家標準、國際標準解決好患者的常見病、多發病問題,在我看來,就是優質醫療。”
來自西藏自治區的巴桑卓瑪委員對此同樣深有感觸:“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一批接著一批,幫助我們當地醫生和醫院極大提升了診療能力。”
……
火熱的碰撞,積極的互動,折射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生動實踐。
說民生,細致入微——
10日上午,北京鐵道大廈委員駐地,一場以“積極擴大和促進健康消費”為主題的界別協商會議正在進行。來自農工黨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與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展開了一場“面對面”對話。
在現場,黃紅霞委員圍繞營養健康產業發展,一口氣拋出8條建議:清晰標識,改進工藝,創新驅動……
“黃紅霞委員提到的有關食品安全標準的建議,我們會組織有關專家深化研究,力爭成熟一個推出一個。”參會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回應道。
講述百姓心聲,傳遞信心希望。
協商民主的廣闊舞臺上,來自天南海北的政協委員們帶來一件件沾泥土、帶露珠的提案。
截至3月5日20時,大會共收到提案5399件。經審查,立案4689件,并案82件,轉為意見和建議628件。基層的聲音將送達國家各相關部門,推動民之所盼化為政之所向。
大會日程緊湊,活動密集。
根據大會安排,委員們圍繞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政協章程修正案草案、立法法修正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等進行討論或審議;
會議期間,中央領導同志到現場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委員聯組討論;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多場界別協商會議;
……
協商民主優勢不斷轉化為人民民主效能,為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注入澎湃動能。
團結奮斗,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走過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中國發展站在了更高歷史起點上。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委員這樣描繪自己的夢想:“我有一個旅游夢,不同地域、不同膚色、不同文明的人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相互往來,在旅行中欣賞美麗風景,體驗美好生活,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信心和活力。”
夢想在召喚,砥礪再出發。
“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調查研究、有效協商議政,貢獻人民政協的智慧和力量。”來自上海的徐叢劍委員說。
新的歷史起點,書寫新的奮斗篇章。
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置了“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80余位委員齊聚北京,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委員正是其中一員。
“期待同大家共同努力,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妙計良方。”余國東說。
新界別,新氣象。新委員,新作為。
新任全國政協委員、福建師范大學校長王長平,今年帶來了一份關于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展望未來,王長平深感重任在肩:“要時刻牢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寫好委員作業、答好時代答卷。”
沉下身去、扎根人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提升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政協委員必將交出更為精彩的“成績單”。
3月11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大禮堂。
關于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隨著各項決議和報告獲得通過,全場一次次響起熱烈掌聲。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發表講話:
“更好把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奮力譜寫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落下帷幕。
“今天的中國充滿生機活力,明天的中國奮斗成就夢想。我們滿懷豪情,腳踏實地,共赴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委員堅定地說。
東風浩蕩滿眼春,奮楫揚帆啟新程。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共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人民政協必將在新征程中書寫新華章、再創新輝煌!(記者林暉、丁小溪、王鵬、魏玉坤、高敬、鄭明達)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