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剛過,雨后初霽的江城暖意融融。沉寂數月的校園,傳來瑯瑯讀書聲。
禹誠在學院上課(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教室里,身著藍色牛仔工裝的禹誠,正聲情并茂地講授新學期第一堂思政課:
“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大家心里一下就有了底……總書記特別叮囑,說‘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從生命健康到民生小事,總書記的關懷就像家人一樣貼心,溫暖了這座英雄的城市,堅定了大伙兒戰‘疫’的信心……”
禹誠(右二)和她的教學科研團隊(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下課鈴聲響起,抬眼望見記者,禹誠揮手招呼著快步走來:“我要多給學生們講講那段抗疫歷程,激勵大家心懷感恩、珍惜當下、發奮讀書。”
禹誠在學院實驗室里(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除了是一位能講思政課的數控技術專業教授,禹誠還有一個身份——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20年5月24日下午,伴隨著熱烈的掌聲,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湖北代表團審議會場。
“我特別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你們是湖北6000多萬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總書記懇切的語氣,讓禹誠濕了眼眶。
那一天,她就坐在總書記側對面,距離很近??倳浌膭畹哪抗?,讓她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
“總書記,您到湖北考察時說,武漢人民喜歡吃活魚,要多組織供應。不到一個星期,活魚就送到了我們社區。有位80多歲的廖大爺很激動,他說沒想到這么嚴重的疫情,還能吃到鮮活的魚!”
禹誠(左)在武漢市洪山區和平街愛家國際社區了解衛生排班情況(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在“百湖之市”武漢,活魚是人們的最愛,家家戶戶餐桌上的魚寄托著武漢人的江水情懷。疫情防控的日子里,城市按下“暫停鍵”,此時的一條活魚,更是能讓江城人感到生活有保障的定心丸。
日以繼夜,懸掛著“武漢必勝”條幅的運輸車穿梭飛馳,街道黨員突擊隊輪番接力,20萬斤活魚3天時間陸續送上百姓餐桌,數以百噸計的糧油肉蛋奶菜添滿“米袋子”“菜籃子”。
想起這些,面對著面帶微笑的習近平總書記,禹誠站起身來,鄭重地深深鞠躬:“大家委托我一定要說一聲‘謝謝’!感謝總書記,感謝黨中央,感謝所有支持湖北和武漢的全國人民和各界朋友們!”
話音剛落,總書記帶頭鼓起掌來,在座的所有人都跟著鼓起掌來。
“感謝的話,我幫您帶給總書記了!”兩會后,禹誠到社區里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廖大爺。
“民生小事系初心,一條活魚溫暖武漢三鎮。”后來,禹誠把這些故事講給學生,“餐桌上的魚肉果蔬,不僅是口腹之需,更關系民生行業有序復工復產,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與方向。正如總書記所說,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
禹誠忘不了,疫情以來的三年時間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武漢并深入社區考察。
了解菜怎么送到居民手中,叮囑保障米面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關心老年人的生活……“對群眾的冷暖多在意,關懷就有多細致入微,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疫情期間下沉社區的禹誠感觸尤深。
禹誠(右一)在學院指導學生操作機床(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在總書記的關心下,武漢社區的面貌日新月異,禹誠給記者細數新變化:全市15.63萬名黨員下沉居住地社區,對接居民需求,盡展自身所長;“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升級調試,微信小程序里下個單,老人的照護服務就送上門來;孩子們的假期托管班,多了航天三江集團博士團隊講授的“航天課”……
“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我要和新時代的青年一起感悟初心使命,激發家國情懷,為偉大的祖國不懈奮斗。”禹誠說。
文字記者:周瑋、熊琦
視頻記者:徐寧、饒饒、熊翔鶴
海報設計:鄧豪俁
新媒體編輯:侯幫興、胡碧霞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