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是一個長遠的,宏大的工程,不會那么立竿見影,但它卻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根脈,是靈魂的家園?!痹谡{研過程中,省政協委員、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發現,如果再不進行搶救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越來越少,甚至會大量消失。
對此,尚飛林建議,要對非遺進行梳理,制定等級,分類管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干了很多工作,效果卻并不好;要有頂層設計,省上應該有符合本省" />
記者 杜靜波 攝
6月14日上午,省政協召開“延續歷史文脈,連接現代生活,深入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月度協商座談會。
省政協委員,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表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是一個長遠的,宏大的工程,不會那么立竿見影,但它卻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根脈,是靈魂的家園。”在調研過程中,省政協委員、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發現,如果再不進行搶救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越來越少,甚至會大量消失。
對此,尚飛林建議,要對非遺進行梳理,制定等級,分類管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干了很多工作,效果卻并不好;要有頂層設計,省上應該有符合本省的實際規劃,各市縣也應該有可操作的規范設計和實施方案,避免“信天游”式的工作方法,產生不好的影響。
同時,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對人才的重視,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把非遺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尚飛林說,如何用文化遺產的元素推動當代文化的創新發展,也是一個重大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非常重要,但不得不承認,由于非遺大都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因此有些東西是不適合進一步投入發展的,我們要傳承的是它的精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