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10時,上海最大方艙醫院首批322名患者順利出艙。截至14日,上海累計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超5萬人。疫情傳播指數由當初的2.27下降到現在的1.23。
堅持就是勝利。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
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以刻不容緩的緊迫感,以決戰沖鋒的執行力,我們將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2022年4月7日,在長沙市雨花區東塘街道楓樹山社區,志愿者在卸載生活物資。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快:以快制快,需要發現快、處置快
4月14日,吉林省宣布各市州均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黑土地上,返鄉農民登上公交專線,春耕的火熱場景陸續回歸。
深圳,經歷7天“慢生活”后,3月21日全市用電量2.3億千瓦時,較兩周前增長0.46%。實現了社會面動態清零,這座城市的產業鏈供應鏈正在穩步“返場”。
快,是動態清零的精髓之一。發現快、處置快,能夠及時切斷疫情傳播鏈條,盡早讓社會生產生活回到正軌。
2021年有效處置30余起聚集性疫情——以快制快,讓中國做到了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與奧密克戎較量,必須速度更快。疾控專家分析當前疫情形勢發現,過去一些防控手段“跑”不過新變異株,需要更早發現疫情、更快采取果斷措施。
強調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原則”;修訂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核酸檢測與抗原檢測相結合,幫助更快發現感染者……一個“快”字,在落實“動態清零”總方針時貫穿始終。
天津,1月8日疫情突襲,1月21日宣布社會面清零。國內首次大規模迎戰奧密克戎取得階段性戰果。
“與病毒在時間上賽跑,要跑得比它更快。”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盡快落實到位,可以實現動態清零。
準:精準應對,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
4月14日中午,江蘇南部某地高速路口,從山東遠道而來的卡車司機陶貴陽接到通知,可以進入城區卸貨。
幾天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不得隨意限制貨運車輛和司乘人員通行。
面對洶洶疫情,防控精準發力,努力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準,也是動態清零的精髓之一。
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寶貴經驗,到抗疫戰場上的制勝“法寶”,動態清零理念一以貫之。這既是尊重科學、遵循規律的策略總結,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推進的折射。
疾控專家反復強調,動態清零不是要求“零感染”,不是出現少數幾個病例就要“封城”,而是快速、精準地切斷傳播鏈,不任由病毒造成持續性的社區傳播和規模性的疫情反彈。
高效有序的“核酸+抗原”檢測,科學精準的流調溯源,劃分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分級分類防控管理,返鄉不得層層加碼……與疫情較量兩年多來,一系列精準防控的舉措已被證明行之有效,并在與病毒的不斷較量中進一步完善。
“選擇動態清零,就要盡一切可能來精準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梁萬年說,局部地區短時間的封控管控,是為了換取全國更大范圍、更長時間的正常生產生活。
2022年3月13日,志愿者在深圳羅湖區東門廣場核酸檢測點引導居民。新華社發(儲焱攝)
嚴:以防控“確定性”應對疫情“不確定性”
4月9日,廣州通報發現奧密克戎本土疫情,不排除存在社區隱匿傳播的可能。
秉持“防控搶在鎖定前、擴大排查跑在先”的策略,能容納3450人的方艙醫院隨即開始建設。11日,全市陸續采取收緊性政策,中小學改為線上教學。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絕不能有絲毫麻痹松懈。動態清零要體現剛性約束的“確定性”。
復盤多地疫情可以發現,常態化防控舉措一旦出現漏洞和短板,就會給病毒留出兇猛反撲的機會。如果落實動態清零再有猶豫和動搖,疫情形成規模性反彈的風險就會不斷加大。
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疫情防控中,同樣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
疾控專家認為,情況不明時先嚴先擴、把網兜住,嚴管守牢“點”、排查窮盡“線”、一體化防控“面”,盡快把疫情控制解決在最小范圍;在詳盡流調、情況明朗后再調再收,防止簡單“一刀切”、層層加碼,實現精準管控。
此時的嚴和準,共同形成動態清零科學性的“硬幣正反面”。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賽時期間,閉環內陽性比例僅為0.45%,沒有發生聚集性、溢出性疫情,城市防控動態清零——實踐再次證明,通過嚴格實施防控措施,中國的防疫政策可以經受住考驗。
針對新冠病毒變異的高度不確定性,以確定性的防控手段,應對未來疫情發展態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3月以來,我國疫情多點散發,實現動態清零目標的難度比以前更大,需要各項措施的落實更徹底。
實:防控措施要實,民生保障也要實
與防疫大數據對接,為不用智能手機的高齡老人生成二維碼并制卡發放,讓“我掃你”變“你掃我”。反向掃碼的小變化,用力“細”、用心“暖”,進一步保障了防控“實”。
落實“硬管控”,也要做實“暖服務”。
社區封閉管控,生活必需品進樓入戶“最后100米”遭遇梗阻,如何讓隔離在家的居民不為“米袋子”“菜籃子”焦慮?看病就醫“一出一進”不夠通暢,怎樣為急癥、慢性病患者留出“生命通道”?
上海正加大主副食品和生活物資調運,解決群眾就醫配藥等切實需求。利用數字醫療平臺優勢,“微醫”在線開設優惠義診通道,組織近5000名醫生,為上海居民提供網上咨詢、優惠義診、心理咨詢、健康指導等醫療健康服務。
民生保障越落到實處,動態清零也就會越有力度。
這是清艙后的吉林省吉林市第五方艙醫院(2022年4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中國有能力、有基礎、有工具箱實現‘動態清零’總方針。強大的制度優勢、老百姓的配合支持,組合起來,就能形成對生命的最大保護。”梁萬年說。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新冠病毒。戰略上有打“持久戰”的思想和工作準備,戰術上有打“殲滅戰”的堅決果斷行動,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我們將形成同心抗疫的強大合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