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你是人間四月天丨義務守陵員劉國信:走過四季,又迎來春天

2022-04-04 14:55:1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臨近清明,吉林琿春大荒溝村的春風還夾帶著一絲寒意。像過去43年的很多天一樣,義務守陵員劉國信早早起床,從家趕往十三烈士陵園。...

守護和傳承

是一種播種

在不遠的未來

紅色的種子將深植每個人心底

涵養我們精神的原野

  臨近清明,吉林琿春大荒溝村的春風還夾帶著一絲寒意。像過去43年的很多天一樣,義務守陵員劉國信早早起床,從家趕往十三烈士陵園。

  老人今年69歲,曾是一名軍人,聽著革命故事長大。年輕時參加過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抗震救災。1977年4月,退伍回到家鄉當天,劉國信第一時間來到了陵園。見過生死,也經歷了生死,他開始理解為什么英烈會勇敢地面對犧牲。

  1979年,劉國信成為大荒溝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從這年開始,他成為一名義務守陵員。

  為了紀念13位烈士,陵園的臺階設計為13級,園內的烈士紀念碑有13米高,用每一個細節懷念英雄。國家有了新政策,劉國信會站在墓前“匯報”;干完活休息的時候,還和烈士們“說說話”。

  他要告訴烈士們這里的山山水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要把烈士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2004年,琿春市決定在大荒溝抗戰遺址修建紀念設施。劉國信又是查閱歷史資料,又是找人幫忙,協助市里建起了紀念十三位烈士的歷史展覽館。因為難以割舍,他主動申請成為義務講解員。只要有人來參觀,不論他有多忙,都會趕到黨史展覽館,戴上黨徽,莊重而深情地講解。

  2017年7月,吉林省琿春黨史展覽館新館投入使用。在劉國信的見證下,大荒溝從偏僻的小山村變成了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劉國信守護的那段歷史,發生在一個秋天。

  “1938年農歷8月17日,當地抗日游擊隊在參加一場戰斗后返回密林深處的大荒溝休整。因叛徒告密,日軍夜晚偷襲,13位隊員在戰斗中犧牲。英雄的遺體被就地掩埋、合葬在此。1958年,當地黨委和政府將烈士遺骸整理出來重新安葬,分別立碑。”

  劉國信邊講,邊擦拭一塊只寫著“郎某某”的墓碑。據考證,這位不到20歲的小戰士犧牲前住在汪清羅子溝新屯,但沒人知道他的名字。“13位烈士都沒有后代。歲月有風,英雄無名。我們要銘記歷史,銘記英雄。”劉國信說。

  “冬天掃雪,夏天除草,秋天掃落葉。我們兩口子一天干不完干兩天,兩天干不完干三天。”除去清明或其他紀念日,大部分日子陵園只有老人自己。忙不過來,他就動員老伴崔愛鳳一起做。

  劉國信見不得陵園荒蕪,但早些年陵園根本負擔不起除草劑。“我老伴叫著她的‘姐們兒’,坐在小板凳上用手薅磚縫里的草。現在有了割灌機,我使著還是很好的。”聊起烈士陵園管理,他總有說不完的話。

  劉國信夫妻有一雙兒女,都在威海定居。他們希望父母能來“享享清福”,但總被拒絕。崔愛鳳的答案像是埋怨,又充滿疼愛:“老頭就是犟,說如果組織告訴他不能干了,他就回去。咱們支持他的工作吧,都快七十了!”

  △ 十三烈士陵園新老對比

  從前,周圍人對劉國信的行為不理解;現在,大家欽佩他的守護。在劉國信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大荒溝村村民對這段紅色歷史熟悉起來,不少人都能講出13位烈士的故事。

  每年4月底,劉國信在陵園種下的金達萊花會競相開放。在延邊,這種“先開花、后出葉”的花朵是愛和希望的象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劉國信已經義務守陵43年,他說還要守下去:“我們那一批退伍的戰友,很多人都很輝煌,曾經也有人問我‘圖啥’。但到了這個歲數還能為黨工作,我覺得很光榮。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把十三烈士的事跡傳承下去!這是我的心愿。”

  監制丨李大勇

  制片人丨溫露

  主編丨王率

  記者丨趙文彬 張之鶴 琿春臺 孫琳

  剪輯丨趙源

  視覺丨劉磊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劉國信 義務守陵員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