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兩會故事”系列之三:
新華網記者 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言一行系民生。今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十次出席全國兩會。歷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除了跟代表委員們共商國是之外,對民生“小事”也格外關注。一次次耐心詢問、一句句貼心話語,無不體現著深厚的人民情懷。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選取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關切的這些“小事”,和您一同回味那些暖心瞬間。
▲“村民們的電熱炕是什么樣的?”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來自海東市互助縣的土族代表阿生青告訴習近平,班彥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人均年收入已從5年前的2600元提升到11419元。
聽完他的發言,習近平如同親人般詳細詢問:“村民們的電熱炕是什么樣的?”
班彥村的鄉親們清楚地記得,五年前的8月23日上午,習近平冒雨來到村里,走進貧困戶家中探訪,同大家一同謀劃易地搬遷后如何脫貧奔小康。當時,村子里還沒有這種炕。如今,易地扶貧搬遷讓班彥村的村民們擺脫了修修補補幾十年的土坯房,過上了城里人羨慕的好日子。
“刺繡產業怎么助力脫貧”“酩餾酒怎么做成產業的”……一樁樁、一件件,再小的事情,只要是關系鄉親們衣食冷暖的事,都是總書記惦念的大事。
▲“兩萬人的就業方向都是什么?”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為了戰“疫”需要,2020年全國兩會推遲兩個多月舉行,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
會上,當聽到有委員在發言中表示,今年自己的企業將新增兩萬人就業,習近平總書記插話問道:“兩萬人的就業方向都是什么?”
“養豬、食品加工和物流。今年5月以前新招了一萬人,打算再招一萬人。”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遭遇了一場大考,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產銷難、投資難、兌現難等問題。
“在哲學意義上,‘難’是在任何領域前進道路上永恒的命題。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征程中,‘難’在方方面面都存在。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奮斗,才能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習近平的講話字里行間蘊含著辯證思維和發展邏輯。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總書記的話給人們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饅頭辦’沒有了吧?”
2019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的審議。
“‘饅頭辦’沒有了吧?”在會上,習近平這么一問,全場都笑了,紛紛回答:“沒有了!”
“河南人愛吃饅頭,過去鄭州有個‘饅頭辦’,買不到饅頭也是個不安定因素,現在不需要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了。”習近平說。
河南是糧食大省,是中國農業的縮影。將饅頭行業管起來的“饅頭辦”,折射的是“管”還是“放”的問題,背后更有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溫飽難題。
▲“你們的垃圾都運到哪里了?”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在聽取代表發言時,他插話問起一個小細節:“你們的垃圾都運到哪里了?”在得知有固定的掩埋點后,他又追問掩埋點是否就在當地。
習近平一直十分關心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近年來,無論是國內考察、會議座談,還是作指示批示,習近平都多次提到這件事。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看似是件“小事”,背后卻是民生的大考量。
▲“是什么人和你結對子啊?”
2017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的審議。“當年庫爾班大叔來北京見到了毛主席。我今天見到了習主席。”買買提依布熱依木·買買提明對習近平說,“您不久前給庫爾班大叔的家人回了信。他們一家人非常高興,托我帶來幾張照片給您看,還讓我告訴總書記,請您放心,我們當地各族群眾永遠記得黨的恩情,一定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真是人丁興旺啊。”習近平一邊端詳照片一邊說,我上小學時就從課文里讀到庫爾班大叔要騎著毛驢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
“他們都還生活在本地嗎?還是到外邊去了?”習近平問。
“多數在村里,他們都好著呢。”買買提依布熱依木·買買提明回答。
“你剛才發言中講到結對認親,你家里有沒有結對的?”
“有有有。”
“是什么人和你結對子啊?”習近平又問了一個問題。
“是搞蔬菜大棚的。自從開始搞結對認親活動,漢族的同志來了,我們也主動找他們,我們一塊勞動,一家親。”買買提依布熱依木·買買提明高興地回答。
民族團結一家親。一番情真意切的交流,總書記的心與人民貼得更近。
▲“去年村里有多少人娶媳婦?”
2016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在與代表們共議精準扶貧時,習近平關切地詢問十八洞村脫貧進展情況。
幾年前,十八洞村人均年純收入還不及當時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山高、路遠、經濟差,村里男青年娶媳婦兒都成了“老大難”問題。
2013年11月,習近平考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為當地脫貧致富支招,正式提出“精準扶貧”。作為州長的郭建群當面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
這次發言中,郭建群動情地說:“兩年多來,我們牢記您的囑托,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去做,十八洞村的百姓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變化了,村民笑容多了、求發展愿望強了,連大齡男青年解決‘脫單’問題也容易了……”
習近平微笑著問她,去年村里有多少人娶媳婦?“7個。”郭建群答道。總書記滿意地點頭,勉勵大家發揚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扎硬寨、打硬仗的優良傳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面小康,突出的短板在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而打贏這場硬仗,最根本的方法是精準。
▲“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里了吧?”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的審議。
“農家樂辦起來了嗎?”“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里了吧?”審議過程中,當畬族代表蘭念瑛發言時,總書記多次插話,關切地詢問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情況。他囑咐江西各級干部一定要把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放在心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從交通到收入的改善,在習近平心中,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就是這么一點一滴匯流而成的。
▲“治理一畝石漠化面積要花多少錢?”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的審議。習近平十分關心貴州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石漠化治理怎么樣,治理一畝石漠化面積要花多少錢?”“落后產能淘汰了多少?”“旅游產業發展得如何?”“茶葉有沒有自己的品牌?”……習近平問得既具體又詳細。
陳敏爾代表在發言時自豪地說,貴州PM2.5平均值都在50以下,空氣就是人氣,有了人氣就有了財氣。在中國,既要投資賺錢,又要享受生態。在貴州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既拉動投資者又拉動游客。我們現在越來越感到生態是我們的品牌,這個底線一定要守住,而且有辦法守住。
習近平聽了說,現在一些城市空氣質量不好,我們要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讓人民群眾呼吸新鮮的空氣。他還幽默地說,將來可以制作貴州的“空氣罐頭”。現場響起會意的笑聲。
習近平的這番話講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