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袁家村緊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一關鍵,聚焦三變改革,成功探索出一條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時代“袁家村模式”。2020年,袁家村年游客接待量60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0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引來了800多名創客,吸納就業3000多人,帶動周邊萬余農民增收。袁家村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聚焦三變改革,始終堅持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主線,打造農民創業平臺,促進群眾共同致富。
&n" />
記者 杜靜波 攝
9月24日下午,省政協月度協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在禮泉縣袁家村召開。
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黨總支部書記郭占武介紹:
近年來,袁家村緊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一關鍵,聚焦三變改革,成功探索出一條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時代“袁家村模式”。2020年,袁家村年游客接待量60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0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引來了800多名創客,吸納就業3000多人,帶動周邊萬余農民增收。袁家村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聚焦三變改革,始終堅持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主線,打造農民創業平臺,促進群眾共同致富。
一、經驗做法
(一)因地制宜,變資源為資產。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袁家村先后經歷了“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個發展階段。2007年,袁家村轉型發展鄉村旅游,將村上原有的水泥廠、預制廠等村辦企業閑置廠房、固定資產作為資本,盤活集體資源。從村集體土地流轉入手,在所有權、承包權不變的基礎上,按每畝4萬元作價,村民自愿將572畝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村集體,實現資源向資產轉變。以關中傳統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代表的關中民俗文化為內涵,以鄉村生活和當地農民參與經營為特征,以食品安全為破題,以原生態和零添加的方式,用農民的辦法捍衛食品安全,建成了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村景一體的體驗式旅游景區。
(二)搭建平臺,變資金為股金。以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為載體,通過袁家村農民學校對村民進行教育和培訓,使村民初步具有經營能力和服務意識。提供優惠政策和基本條件,讓村民分期分批低成本或無成本進入創業平臺。為了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袁家村以股份合作為切入點,創辦農民合作社。其股份制經營模式主要由5部分構成:
1.基本股,為盤活閑置資產,又便于把農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聯結,袁家村將集體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造,集體保留38%,其余62%量化到戶。
2.混合股,袁家村每一個商戶,每一家農戶的持股結構都不一樣,既有資本入股,還有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等,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既有袁家村的,也有周邊其他村的,形成了混合持股的結構。
3.交叉股,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鋪、農家樂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鋪。村民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入股的店鋪,入股的村民范圍已擴充到在袁家村的各類經營戶。
4.調節股,針對經營戶收入高低不均的現實,村里將盈利高的商戶變為合作社,分出一部分股份給低盈利的商戶,以縮小他們與高收入商戶的差距。
5.限制股,在合作社入股過程中,全民參與、入股自愿、錢少先入、錢多少入、照顧小戶、限制大戶,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進了集體與農戶利益的均衡發展。
(三)折股量價,變村民為股東。堅持以村民為主體、以黨總支為核心、以書記為帶頭人,村干部是服務員,通過股份量化,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村民。由村集體投入2000萬元,注冊成立袁家村旅游發展公司,集體占股38%,村民占股62%,按每股20萬元,將公司股權量化分給全村62戶群眾。在景區內,根據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對優勢項目產業化,成立合作社,讓群眾參與分紅收益。通過全民參與、收益共享,將所有村民轉變為股東,各個項目互相參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調節了收入分配,調動了積極性,實現了共同富裕。
二、建議
(一)做大農產品品牌。袁家村以三產鄉村旅游為突破口,培育袁家村品牌,通過袁家村品牌銷售農產品拉動二產的加工帶動一產的種養殖產業,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的模式,袁家村品牌在全國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建議整合我省部分優質農副產品,進一步扶持品牌發展,做大做強陜西袁家村農字號品牌,助力我省鄉村振興。
(二)做強百村聯盟。近年來,每年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各級黨政部門、文旅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考察團計千余批次紛紛到訪袁家村。2018年,袁家村牽頭成立鄉村振興“百村聯盟”,搭建村莊及行業間交流、合作、共創的平臺,召集了全國第一批鄉村振興領域的排頭兵,結對幫扶,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國鄉村振興進程。建議省政府在平臺的搭建上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宣傳推廣袁家村模式及“百村聯盟”,倡導遴選更多優質資源加入平臺運營,以咸陽袁家村鄉村振興學院為載體具體完善運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