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跡,令世人矚目。
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8年后,全部脫貧。
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是人類減貧史所未見。這個大事件,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發生于中國。
泱泱大國,治國理政千頭萬緒。在輕重緩急間傳遞著黨的初心、國家的溫度。山腳下直通省城的路、搬出土坯房的家、家門口就能讀書的課堂,人們從點點滴滴的變化中,讀懂中國。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習近平總書記和鄉親們的脫貧故事,是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中國的故事。
情懷: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2015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高朋滿座,各國嘉賓匯聚一堂。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總書記動情地回顧起一路走來的歷程,頗為感慨:“40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這是一位常年深入最偏遠農村,經常出現在最貧困群眾身邊的大國領袖。多少回,前一天總書記還在風云際會的外交場合,在重大關頭引領國際議題,第二天已經輕車簡從,風塵仆仆趕去貧困村。
數年間,總書記的足跡遍布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等區域的連片特困地區和已明確實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涉藏州縣、新疆南疆三地州……
翻山嶺,冒風雪,頂烈日。一串串足跡,在中國地圖上星羅棋布,丈量著從貧困到小康的進程,也澎湃著黨心民心的同頻脈動。
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他走進地處邊陲、正艱難進行產業轉型的林區;在大涼山村寨,他沿山路看了一戶又一戶人家;在秦巴山麓生態移民村的老鄉家,他挨個屋子轉一轉,摸摸炕腳暖不暖;太行山深處,他帶著貧困戶一筆筆算脫貧賬;他走進六盤山區破矮的土坯房,舀起一瓢水嘗嘗水質;武陵山區層巒疊翠,一位老人緊握著他的手,一個勁地夸贊黨的政策好……
置身扶貧一線求解脫貧,是習近平同志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時,路途最偏遠難走的壽寧縣下黨鄉,他就是第一個到那里的地委書記。
鄉親們至今記得,是當地鄉黨委書記拿柴刀一路砍,習近平同志拿竹竿撥草向前。至今,下黨鄉的人們還常念叨,習書記端起村里滿是茶垢的杯子、和鄉親們嘮家常的模樣。
曾在寧德地委工作的同志回憶起那時:“一年里他半年的時間都在下鄉,入戶看得很細,不知道掀了多少鍋蓋、掀了多少桌蓋、掀了多少鋪蓋。”
鍋蓋鋪蓋里,裝著群眾真實的吃穿用度。習近平同志讀得懂鍋里的窮,感受得到受窮的痛。
當年,他從北京到陜北梁家河的時候,還不到16歲。在那個每到青黃不接農民就要外出討飯的窮窩子,他一干就是7年。他也一樣挨餓,僅吃過一次白米,米香記到現在。他和村民們辛苦勞作,打井、筑壩、淤地、修梯田、建沼氣池,就是要讓生活能夠好一些,能過上“一年四季吃上玉米面”的好日子。“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
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令他刻骨銘心:“多年來,我一直在跟扶貧打交道,其實我就是從貧困窩子里走出來的。”從村到縣、市,到省,到中央,習近平同志始終掛念著眾多還沒有擺脫貧困的鄉親們。那些人、那些事,都裝在他的心里。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的緊張行程里,特地抽出時間,會見了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鄉親們。見面時總書記親切地說:“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有書信往來。”此前,鄉親們曾致信總書記,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獨龍江鄉,即將因一條隧道貫通改變境況。長久地記掛,此行了卻了見一面的心愿。
2016年全國兩會,距習近平總書記去湖南調研已時隔近3年。他參加審議時遇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還不忘問起十八洞村大齡男青年“脫單”的情況:“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電視新聞里,看到過大涼山深處的阿土列爾村。那里開門是懸崖,背后為絕壁,祖輩只能靠木棍藤條編的“藤梯”攀過險處。2017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就問起這個“懸崖村”,近況令他“稍稍放心”。2018年初,在山路上顛簸兩個多小時,他趕到了大涼山腹地。
一個細節,可以看出鄉親在習近平總書記心里印得有多深,記得有多牢。2015年春節前夕,他帶著自己出錢采辦的年貨回到陜北黃土地,那是他在青年時代離開梁家河近40年后。“隨娃、黑子、鐵鎖……”總書記一口就叫出了鄉親們的小名。
昔日在陜北,他是鄉親們眼中“吃苦耐勞的好后生”;離開正定多年后,正定人依然親切稱呼他“咱們的老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當地人常喊他“百姓省長”;到浙江工作后,村民稱他是“黨派來的好干部”。
“怎么稱呼您?”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石爬專老人問。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腳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眾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這些年,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牽動著總書記的喜與憂:“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一篇2012年底的講話全文近日面世,彼時的憂慮躍然紙上。那是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阜平窮了多年。路崎嶇,房破敗。他一路表情凝重。看到老區一些鄉親生活還比較困難,“心情是沉重的”。考察后,一番質樸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民族復興路上要抓緊推進的大事:“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群策群力,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從那時拉開新階段脫貧攻堅的序幕到今天,8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窮苦之地卻是滄海桑田。近1億貧困人口,摘下了貧困的帽子,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擺脫貧困,歷史洪流巨響,蘊藏著百年大黨的為民本色。
信念:
“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
完成非凡之事,必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動。
2020年秋,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去了一家開在小山村的紀念館,名叫“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考察意味深長地選在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前夕,脫貧的初心就蘊藏在黨的紅色歷程之中。
1934年底,3名女紅軍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寄宿在瑤族老人徐解秀家里,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人民群眾以同樣的深情回應了黨。老區歌謠里唱,最后一粒米做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上戰場……習近平總書記的心中,今天惦念著老百姓的冷暖,同當年“共用一條被子”的情感并無區別。
重走長征路,幾多感慨,幾多憧憬。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5月在江西于都縣考察時,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一幅“草鞋地圖”前長久駐足。
那是用80雙草鞋拼成的中國地圖。中國共產黨是窮人的黨,人民軍隊曾是一支打赤腳的部隊。8萬多紅軍戰士在于都河畔集結出發,走上了爬雪山、過草地的萬里長征。為了不讓紅軍赤足征戰,蘇區百姓家家戶戶打草鞋送給戰士們。
總書記叮囑道:“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
于都縣潭頭村村民孫觀發是紅軍英烈后代,看到他一對孫兒孫女,習近平總書記想到了將來:“到他們這一代長大的時候,就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
這是當年8萬多紅軍所期盼的中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的十八大閉幕,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自改革開放之初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不過短短三四十年。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他肩上的擔子并不輕松:“不能到時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還有那么多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下。”
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令人振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對省里的同志們說:“我們黨員干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百年前在風雨如晦的黑暗中誕生,中國共產黨就立志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共產黨說話是算數的。小康社會,那是一代代人孜孜以求的夢想啊。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算日子,邁進小康的倒計時滴答作響,一刻不停。
2019年11月,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主席同與會外國領導人共同巡館。走著走著,他們腳步慢下來,眾人視線隨著他看向一塊顯示屏。那是標注脫貧攻堅進度的時鐘。習近平主席解釋得簡明而堅定:“我們的脫貧按小時、按分秒計算。”
2020年3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仍黑云壓城,一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卻在這時召開。大江南北,奮戰在脫貧一線的人們透過屏幕,深切感知到習近平總書記字里行間的緊迫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也考慮過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開,但又覺得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必須盡早再動員、再部署。”
在1990年,習近平同志寫過一篇《滴水穿石的啟示》。2006年,習近平同志寫下《抓落實如敲釘子》。認準的事情,便有足夠的耐心,克期必勝。下了決心,便鍥而不舍,“釘”到最后。
對這種作風,習近平總書記講得生動:“抓落實就好比在墻上敲釘子:釘不到點上,釘子要打歪;釘到了點上,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松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
對于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拿出了“滴水穿石”的韌勁和“釘”準不放的作風。他在全國兩會“下團組”時曾經說,我去過的每個地方我都抓反饋。有關部門都派人去看過,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
回想起2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就以這樣的勁頭,幫助福建深陷危困的連家船民脫了貧。
船民苦,一生在海上漂泊,一家擠一條船,蜷縮的腳被歧視稱“曲蹄”。習近平同志抓這項工作時,給船民在岸上建了房。但回訪發現,有些人待不住又回了船。
波折之后習近平同志盯得更緊了,趕到霞浦縣鹽田鄉。習近平同志是大個頭,船艙很矮小,他貓著腰進了船艙。
老船民見到這一幕很感動,聊天時倒苦水:“上岸后只有一個房子,那有什么用?我們吃什么?”
把船民上岸作為整套問題去解決,要定居,更要樂業。調研后,習近平同志鉚準各個環節,推出切實辦法,船民終于笑著上了岸。
多年后到中央工作,在全國兩會期間見到來自當地的全國人大代表。聽說船民住“榴房”,搞漁業養殖很紅火,習近平同志放下心來:“很好!關鍵是找到致富門路了。”
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易地移民搬遷,仍然循著相似脈絡,從搬得出、穩得住,到能致富一步步去推進。既有必能達成的信心,也有步步為營的方略。
仍是在福建工作時,到三明調研,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個深刻影響了脫貧歷史進程的概念,“真扶貧、扶真貧”。黨的十八大后從北京到阜平駱駝灣村,三個半小時的車程他說“值了”,因為看到了真貧。
我們黨最講認真。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成敗系于“精準”。長久以來,村里事往往是“估摸個大概”。習近平總書記深知其中利弊。2013年底,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方略被首次提出。數千年來的鄉村治理引入了現代管理思路,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精準,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調研。在班彥村村民呂有金家桌上,擺放著《扶貧手冊》和《貧困戶精準管理手冊》。兩本冊子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總書記一頁頁翻著,一項項看著、問著,也感慨著:“這手冊用得多了,翻舊了!”
從點到面,從基數到進度,回頭看、動態管。這是一份珍貴的共和國脫貧檔案,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歷史性工程,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作出的一份莊嚴承諾。“一諾千金。”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習近平總書記關注著脫貧的時間表,掌舵著脫貧的進程。既有“啃硬骨頭,打殲滅戰”的部署,也有“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豪邁;既有“防止層層加碼,不能‘被脫貧’‘假脫貧’”的警醒,也有穩一穩、沉一沉,以免欲速則不達的定力。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總書記語重心長:“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強調,就是因為心里還有些不托底。”
到了2019年4月重慶考察,總書記看了深山里的村子之后,說:“看了這么一個村,我心里是有底的。”“從各方面情況看,我們對完成任務是很有信心的!”
從考察途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標記扶貧的刻度、去琢磨工作的短板。總書記注意到,過去很多人穿補丁摞補丁的衣裳,現如今除了年輕人為時尚特意為之,已經很少有人再穿了。
甘肅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走一路看,一排排黛瓦白墻的新房寬敞又明亮。在隨后召開的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會上,總書記提起這段見聞:
“我昨天到黃花灘那戶老鄉家,家里都是精裝修,電視還是弧形的,我都沒有那種電視。”話音未落,笑聲陣陣。
總書記接著說,我問老兩口還有什么要求,這位鄉親掉了眼淚,“他說,哪有什么要求啊,想到想不到的都給了,千恩萬謝感謝黨。我們現在有民心啊,老百姓看到了我們是為他們做事。我們這個船啊,有人民的海洋牢牢托著。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
方略:
“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14億人擺脫貧困的?”這是外國政要時常在會談桌上主動提起的一個話題。
習近平總書記娓娓道來。人間奇跡下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自信和從容。
2020年4月,總書記到秦巴山區陜西省平利縣調研。春雨淅瀝,他拾級而上,走進茶田。他的身旁,是陜西省委書記、安康市委書記、平利縣委書記和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
“五位書記同框”的照片,也是中國減貧成功的秘訣所在。這項任務,總書記帶領省、市、縣、村書記齊抓共管,這是怎樣的上下合力,這是何等的舉國動員!
2015年11月,被外界稱為“史上最高規格”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數出席。
會上,22個中西部省(區、市)主要負責人,在脫貧攻堅責任書上鄭重簽名,向黨中央立下“軍令狀”。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軍令狀不是隨便立的,我們說到就要做到。”
就在同一個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明確:“脫貧攻堅期內貧困縣縣級領導班子要保持穩定,對表現優秀、符合條件的可以就地提級。”安徽金寨的縣委書記也因此“離任”又“返崗”,這一案例讓各方面更加明晰黨中央的決心。總書記是這么要求的:“得來點兒真的,貧困縣的縣委書記、縣長要穩在那兒,把責任擔到底,不脫貧‘不能走’,一個蘿卜一個坑,出水才見兩腿泥。”“沒有這一條,誰都能拍拍屁股就走,那就變成流水宴、流水席了。”
何為“國之大者”?
將脫貧攻堅事業放在更宏闊、更長遠的坐標上,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放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打大算盤、算大賬。
易地扶貧搬遷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這是空間大布局上的縱橫調度。
2021年開年,一部扶貧劇《山海情》掀起熱潮,很多沒有感受過貧窮的年輕人也一邊追劇,一邊落淚。通過再現歷史,曾經的貧窮苦難,跨越山海的協作扶貧,再一次撼動人心。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曾親歷的一段時光。根據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決策部署,早在1996年5月,福建、寧夏就跨越3000公里山海之隔“千里結親”。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擔任幫扶領導小組組長,直接組織實施閩寧對口扶貧協作。
1997年,習近平同志深入西海固進行了6天的考察。在這片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貧窮,還是讓他深受震撼,在一戶人家,真正體會什么叫“家徒四壁”,唯一的“財產”是掛在房梁上的一團發菜。
他說:“窮地方我見過也住過,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好多年了,仍有那么窮、那么苦的地方,我心里受到了很大沖擊。”那時,他已經在東南省份任職多年,東西部發展的懸殊引發他的思考。
西海固緊鄰六盤山,那是紅軍長征跨過的最后一座高山。前方,就是他熟悉的陜北。如何有效調動中國的東西部,跨區域協作脫貧,是一件改寫歷史的鴻篇布局。
在調研西吉移民吊莊搬遷的玉泉營一帶時,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設閩寧村的設想,還定了選址和村名。當時,那里還是一片荒灘,初到的移民回憶,一場沙暴,除了懷里抱的鍋、壓在身下的鋪,啥都刮跑了。但他看到了未來。1997年7月,“閩寧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動工,他斷言:“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2016年7月,當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到閩寧鎮,他專程讓車繞著鎮子轉了一圈,仔仔細細把那里看了個遍。那次,總書記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他感觸很深:“組織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而且大規模長時間開展這項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這就是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看看這堪稱奇跡的創舉吧!在5年內完成近1000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這在中國的扶貧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脫貧路,這是發展大戰略上的洞察入微。
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不能長的很長,短的很短。”其中,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補齊短板。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感慨:“現在,許多貧困地區一說窮,就說窮在了山高溝深偏遠。其實,不妨換個角度看,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過改革創新,讓貧困地區的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他曾3次到浙江安吉考察調研。余村在上世紀90年代,依靠炸山開礦和建水泥廠成為安吉首富村,代價是“村民不敢開窗,山上連筍都不長”。2005年8月,習近平同志來到村里,聽聞余村從“賣石頭”轉向“賣風景”,頗有感觸,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堅定了當地繼續“靠一片白茶葉子致富”的信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這些年,走過萬水千山,見過被污染的悔和痛,也看過轉型后的希望和欣喜。黑龍江伊春林場,過去砍一棵樹賣個幾千塊,現在發展林下經濟,貨品供不應求。習近平總書記看了以后說,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
挖石灰、燒磚頭那些短視之舉,少了。荒山禿嶺得以休養,原本黃土裸露的深溝旱塬如今綠意盎然,云嵐繚繞。“路子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黃金’儲存量就高了,就是金山銀山了。”
以鄉村振興接續脫貧攻堅,這是時間大視野下的遠見卓識。
脫貧攻堅戰越是到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求速成,脫貧摘帽后還要穩一穩、沉淀沉淀,確保經得住歷史的檢驗。質樸的語言,充滿辯證法和科學的方法論,充滿哲理性的光芒。
總書記談到了“遲到”和“早退”的問題。“脫貧‘遲到’一點沒有關系,還可加大力度,但沒有必要強調‘早退’。‘早退’容易形成攀比,引起隊伍不安心,更容易弄虛作假,一定要剎住。我們定的是2020年全面實現脫貧,是要全力以赴、奮力拼搏、快速奔跑、急行軍才能完成的,但決不能急功近利去搶功、冒功。”
他談到了“拔高”和“降低”的問題。聽到相關部委同志講危房改造,習近平總書記叮囑道,有兩個傾向要注意,一個傾向是一步登天式的,擅自拔高標準。脫貧是保障基本生活,跟富裕小康是不一樣的。另一個傾向是降低標準,爭搶早“脫貧”。尤其是一些地方易地扶貧搬遷的房子,層層轉包,落實不到位、不達標,住一兩年天花板就掉下來了。對降低標準的問題,一定要嚴肅整改、務必到位。
畢節曾經是西部貧困地區的典型,這次在脫貧攻堅即將劃上句號時,習近平總書記到畢節去看了看。在少數民族同胞載歌載舞的村廣場上,他再一次談到鄉村振興,說起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萬千鄉親心中的“金扁擔”。2020年5月,在脫貧攻堅邁向決戰決勝的年頭,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他在陜北插隊時同老鄉的對話。
“我那時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你們覺得什么樣的日子算幸福生活?他們講了幾個心愿。”
從“吃飽肚子”到“吃‘凈顆子’”,再到當年看來高不可攀“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
“我當時和鄉親們說,你們再努力想想呢,將來還想到什么境界。他們說,那就將來干活挑著金扁擔!”
“‘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在總書記眼里,脫貧連著一步更大的棋,那就是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農為邦本,他的目光看向更深遠的未來。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不會忘記來時的路,不會忘記要抵達的彼岸。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文件,關于“共同富裕”的表述有了新的變化。一位文件起草組成員透露,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文件起草工作時,多次強調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含糊。
溪流匯成江海。眾多扶貧路徑,放在更大的思想理論體系中有著更清晰的定位,也煥發著更大的時代價值。
格局:
了不起的時代,了不起的人民
“每個人都了不起!”在辭別2020年、開啟2021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由衷地表達敬意:“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了不起”三個字背后,是無數的時代面孔。
在新成昆鐵路的建設工地上,20位青年黨員給總書記寫了封信。他們承擔的任務,是全線最長、難度最高的小相嶺隧道建設。五六十年前,他們很多人的父親或爺爺參加了老成昆鐵路的攻堅,同樣在難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設中,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新鐵路的筑就,又將為沿線人民脫貧致富辟開一條新通道。一代代人熱血傳承,令習近平總書記感慨萬千。
內蒙古赤峰市小廟子村是個不起眼的村莊。村支書趙會杰,從20多年前嫁到村里的媳婦,成長為脫貧致富帶頭人。村里從種玉米到種胡蘿卜再到種中草藥,從農戶自己摸索再到走上“黨支部+合作社+產業黨員+農戶”的路。趙會杰想不到,她能有一天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總書記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她發言時,總忍不住掉淚,她所在的村莊,“像中國千千萬萬個鄉村一樣”,正在這個時代蓬勃生長。
彭藝是貴州畢節市黔西縣化屋村土生土長的苗家子弟。在烏蒙山腹地,群山阻隔、險流環繞,小時候,她是沿著“手扒巖”爬出去上學的。上大學,也是靠社會資助完成學業。研究生畢業后,她毅然回鄉創業,成了扶貧車間的蠟染老師。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化屋村時,正遇上她在扶貧車間忙活,她要帶著村里人把傳統服飾賣出大山,讓鄉親們脫貧致富。走出大山,回到大山,改變大山,一方土地的命運正在被改寫。
…………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始終關注著人。
他相信,脫貧攻堅的深遠影響,是激發出人民群眾強大的內生動力,將是未來中國行穩致遠的堅強根基。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講,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匯集和激發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而脫貧攻堅,將形成一場當代中國最廣泛的社會動員,凝聚起各方參與的強大合力。
扶貧,造就了一批改寫命運的奮斗者。
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劉克瑞一家8年前從西海固“窮山窩”搬到這兒。在刮起風來“一碗飯半碗沙”的荒灘上,移民群眾硬是利用黃河揚水滋養出一片綠洲。習近平總書記來家里時,老劉熱情地請總書記看他的牛、他的田、他的房子、他的花,這些是在8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四平市梨樹縣八里廟村合作社場院,同一群農民朋友“嘮嗑”。過去揮汗操勞的農戶,如今抱團成了一群創業者。“一年分紅8000多元,逢年過節發福利”“握鋤頭的手變成了農機手,還領固定工資”“過去一些貧困群眾‘揣著手等’‘背著手看’,現在擼起袖子加油干”……
扶貧,感召了一批勇于追夢的實干家。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河村。村里的洛古有格告訴總書記,他的兩個夢都實現了,一個是大學夢,改變命運;一個是致富夢,擺脫貧困。大學畢業后,洛古有格到重慶一家企業工作,每次把家鄉的臘肉帶給同事都廣受好評。他由此下決心回鄉創業,組織了上百戶鄉親做起臘肉生意。
2016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一碗面”引起他的興趣。他詳細詢問情況,聽說現在青海有2.8萬家拉面店,18萬人憑借拉面闖全國,打造出了一個遍布全國的產業網。“總書記這一問,讓青海拉面火了!”
扶貧,鍛打了一批同群眾魚水情深的領路人。
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的黃文秀,絕壁上鑿天路的毛相林,把信仰種進石頭的周永開,深山里走出的感動中國的張桂梅……動人的扶貧故事,因為有一個個負重前行的人。
2019年新年賀詞,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講到了他們:“我時常牽掛著奮戰在脫貧一線的同志們,280多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工作很投入、很給力,一定要保重身體。”
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總書記仔細聽了六盤水市大灣鎮海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波的故事。當駐村第一書記8年、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他對每一戶鄉親的家底如數家珍。
總書記的心中,好苗子要到一線去歷練,讓脫貧攻堅主戰場變成鍛造干部、淬煉人才的大熔爐、大學校。他強調:“要愛護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犧牲者流芳”。
扶貧,還召喚著更多塑造未來的先行者。
人的成長,是對未來最好的投入。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掛念著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希望通過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他對教育數據信手拈來,“全國有60多萬義務教育階段孩子輟學”。
2019年4月,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習近平總書記遇到了一位鄉村教師。她從這所小學畢業,大學畢業后又回到這所小學,已任教17個年頭。總書記動情地說:“我就希望看到有這樣扎根這里的一批鄉村教師,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家鄉培養這些優秀的后代。你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
湖南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在教育一線工作了近30年。2020年9月,長沙,他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坦言:“教師數量不足,結構性缺編;條件艱苦,留不住好老師。”總書記回應道,“我們基本解決了義務教育普及化的問題,但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又突出出來。‘十四五’時期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貧窮不是不可改變的宿命。早在福建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體悟到,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跳出老框框看問題,首先要“擺脫”頭腦中的“貧困”。
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久久回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即將離開西柏坡之際,毛澤東同志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
趕考,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面對飽經滄桑的泱泱大國,懷有的堅定而清醒的態度。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柏坡。他在紀念館內久久凝思:
“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擺脫貧困,幾代人接力奮斗,揮就這份縱貫千年的歷史答卷。
建黨百年之際,恰是脫貧攻堅交卷之時。時間的巧合,蘊含著一脈相承的使命擔當。
為了誰,依靠誰?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這份答卷里,有億萬人民匯聚起的磅礴之力,有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習近平總書記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3日 01 版)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