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們勾勒出未來中國的美好畫卷。建議稿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12項重點任務。那么,這12項重點任務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聯,又該如何把握呢?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12項重點任務作出了工作部署,明確了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到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新發展理念很好地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觀,而這次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的12項重點任務,也充分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性。
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堅持系統觀念,這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在12項重點任務中,創新被放在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這在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我們要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優勢的戰略抉擇。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從生產、分配到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堵點。打通堵點要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實現重大突破。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消費升級;構建新發展格局,還要深入參與國際循環,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對外開放,而這些內容都涵蓋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12項重點任務中。
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還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中,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作出戰略部署,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筑牢國家安全屏障。
“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面臨極其復雜的國際形勢,要破解許多難題,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越是這樣,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重要的保證。
建議稿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開局關系全局,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再接再厲、一鼓作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