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9月1日,是西安市中小學秋季開學的第一天。每年開學季,交通安全都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大事。開學首日,西安市多所中小學把交通安全作為“開學第一課”,邀請公安交警走進校園,為孩子們普及交通安全知識,這種近距離、接地氣的安全宣傳活動深受孩子們喜歡。
“西瓜戴頭盔和不戴頭盔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酒后開車又是什么狀態呢”……9月1日,在西安市實驗小學,一場交通安全宣講活動正在操場進行。來自西安公安交警新城大隊的民警們通過有獎問答、模擬佩戴頭盔碰撞測試、模擬酒后測驗等形式,讓學生們在游戲中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開學首日,我們在轄區學校附近設了9個護學崗,投入執勤警力超過150人次,用20輛鐵騎為開學日護航。”西安公安交警新城大隊安監中隊民警靳蕾說,通過交警進校園的方式,讓交通安全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讓孩子們近距離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對營造更加安全有序的道路環境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給西瓜戴上頭盔,再用警棍敲打,西瓜沒爛,但沒戴頭盔的西瓜輕輕敲幾下就碎了。要是騎車不戴頭盔,那多危險呀!”通過觀看頭盔碰撞測試,二年級學生郭子桐說,要從小養成乘坐電動車佩戴頭盔的好習慣,把交通安全知識銘記于心,遵守交通規則,當好家長的交通安全“小監督員”。
采訪中,不少學生表示,通過學校開展的交通安全宣教活動,大家對交通安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要增強知險避險能力,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把安全出行和文明交通牢記于心,通過“小手拉大手”,把交通安全知識帶給身邊人,做一名遵守交通規則的文明好少年。
“同學們,我考考你們,你們知道乘坐電動自行車時要干什么嗎”“我手里這個標志代表什么呢”……在西安市慶安小學操場上,自行車、警用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警車一字擺開,同學們瞬間好奇地圍了上去,看看這兒、摸摸那兒。
當天上午,西安公安交警蓮湖大隊吹響了校園交通安全宣傳“集結號”,以慶安小學為主會場,分別在南小巷小學、鄧家村小學、土門小學等七所學校同步開展“開學第一課”交通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打造開學季“三教學一保障”校園學生交通安全多維保障體系,護航學生平安上學路。
西安公安交警蓮湖大隊安監中隊民警雷騰說,通過現場帶領學生參與角色互動游戲、學習交通指揮手勢操,結合現場交通工具實物給孩子講解如何遠離車輛盲區、如何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等安全出行知識,引導孩子們從小養成“講文明、守交規”的好習慣,增強出行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開學第一課,交警來報到。在曲江第十六小學、大雁塔小學、雁塔區第二小學等多所中小學校,都能看到公安交警的身影,民警們通過PPT課件播放、知識互動競答、警用摩托展示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們講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交通標志的印象,動員孩子們把交通安全知識“帶回家”,進一步筑牢校園交通安全防線。
“交通安全,說得再多都不如讓孩子親眼看著更深刻,現場演示更有說服力。”西安市實驗小學二年級五班學生家長徐會榮說,每年開學季,學校都會邀請交警進校園為孩子們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這種形式很好。作為家長,要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共同守護校園安全。
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交通安全是開學“必修課”,身教重于言傳,要用自己良好的文明交通習慣引領孩子們遵守交通規則,落實好家庭教育的監護職責,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校園大安全,筑牢校園安全“銅墻鐵壁”,真正做到關愛生命、文明出行。
記者從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學生交通文明意識,最大限度降低涉及學生群體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每年開學季,西安公安交警都會以“開學季”為契機,組織民警走進轄區中小學校開展交通安全宣講活動。為確保開學期間西安市各校園門前及周邊道路交通順暢,西安交警從學生返校報到日起,全面恢復校園周邊高峰勤務崗,增設高峰勤務崗至214處。同時,360名鐵騎整裝待發,全員上路,做好接送學生車輛引導工作。8月30日至9月1日、9月4日早晚高峰時段,西安交警全面啟動高等級勤務,“千警上路”加大疏導力度,快速處置交通事故,嚴防發生交通擁堵。
作為一名交通警察,每年開學季,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都是新城區政協委員、西安公安交警新城大隊副大隊長吳剛關心的大事。
“孩子們的出行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要充分發揮好‘一校一警’機制,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多開展一些體驗式、沉浸式的宣傳活動,加深孩子們對交通安全的認識,讓安全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生根發芽。”吳剛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校園交通安全宣傳,做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的調查研究,從交警、學校、家庭等方面分析提高孩子們交通安全意識的方法,引導身邊更多委員參與校園交通安全,為孩子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西安市政協委員、未央區樓閣臺小學校長陳曦說,交通安全僅憑簡單的說教遠遠不夠。學校要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邀請交警走進校園,通過實驗模擬駕駛情景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引領更多的家長積極參與,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和諧交通氛圍。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