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洛河流域洛南夜塬遺址發掘(資料照片)。
黃河沿岸調查發現的舊石器(資料照片)。
7月9日,在“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網上主題宣傳啟動儀式上,陜西省文物局發布了陜西黃河流域舊石器考古研究最新成果。此次最新成果包含2019年至今的考古發現,拓展了黃河流域古人類生存演化的時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實證了我國百萬年不間斷的人類發展史。
據悉,2019年至2023年,在黃河西岸及其支流無定河、北洛河等流域,新發現150余處舊石器遺址,多樣化的石器技術面貌,展現了距今70多萬年至1萬年前后古人類的生存畫卷;2021年至2022年,在南洛河流域首次發掘揭露出厚達24米的地層堆積物,發現了距今110多萬年至3萬年左右長達百萬年、基本連續的古人類文化遺存;2022年至2023年,在石川河流域首次發現舊石器遺址,填補了渭北中部廣大區域舊石器遺址分布的空白。特別是在其中的廟溝遺址,發現了一處包含豐富石制品,距今60多萬年至3萬年前后的典型黃土剖面,將該地區古人類的活動上溯至距今約60萬年前。在朱黃堡遺址,距今13萬年至4萬年多個連續文化層中,發掘出土了7000余件石制品,表現出很強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過渡性”特點,為構建黃河中游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演變序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記者 張琪悅 趙茁軼)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