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東街上圍著觀看下棋的老人們
□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樹蔭下的老人們侃著棋局,竹躺椅上搖扇閑聊的小店老板,幾塊錢的推車移動理發館,香飄四溢的美食攤子,裁縫鋪、修鞋鋪這些別處已不太常見的小鋪子……行走在西安市建東街,連屋舍窗欞、榕樹枝干都仿佛散發著市井氣味。
建東街是東西橫街,東起經九路,西抵雁塔路北段,長1460米,串起了經九路、樂居場、太乙路、安東街、安西街、雁塔路六條南北通道。
建東街和太乙路十字往西三五米,有一處里三層、外三層圍著的棋攤。王大爺眼看在外圈擠不進去,就給記者講起了建東街的歷史。“這條街于1957年建成,為啥叫建東街你知道嗎?因為街上建筑單位多。”
陜煤化集團公司、中鐵一局建安公司、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建工第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東街因建筑單位相對集中而得名,也因這些單位入駐帶來的人才匯聚和經濟推動得以發展。“公司成立40周年,1990年的時候搬來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法門寺和十舍利塔這些地標都是我們公司的項目。”作為陜建三建的老員工,王大爺對三建曾經的“輝煌”如數家珍。
建東街不得不提的“1號”單位是西安第一印刷廠,也就是老建東街人嘴里的“一印”。更早以前叫西北民族事務委員會印刷廠,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是西北地區第一家現代化印刷廠,也是西安最早的印刷廠之一,在建東街上是“地標”擔當。
站在“一印”門口,斑駁的墻磚、年代感十足的廠房瞬間把人拉回上世紀,但進到工廠內,就能發現別有“洞天”:藝術餐廳、圖書館、影像空間、創意公司潮玩打卡地……一場新奇體驗之旅就此開啟。據廠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一印”多數業務已遷到周至廠區,但原廠里的一些舊元素、符號都被這里的“租客”保留下來了。“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門衛師傅說。
正是因為這些國有單位及家屬院的“落戶”,建東街才有了今天的“煙火氣”。1979年,面積達2400平方米的建東街集貿市場在此建成,“那時街上還沒有這么多店鋪,不光建東街上的人,方圓10公里的人都來市場買東西,可熱鬧了。”提起老市場,老建東街人孫師傅滿滿都是回憶。
現在的建東街,孫師傅用“公共食堂”來形容,“啥都有、又便宜、又好吃,就像過去的‘公共食堂’一樣”。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建東街美食已被多位“網紅”打過卡,是博主們口中可以“從早吃到晚”的西安美食老街之一。
一大早,老丁家胡辣湯、李老四臘汁肉夾饃已人滿為患;中午去雷式灌湯包、兄弟面館能一頓吃飽;到了傍晚,四川麻辣冒菜、楊家粉蒸肉、武漢人鴨脖王“建東街三寶”早已排起長隊。逢年過節,都得在開了25年的鄒家炒貨買點兒花生、干果,下雨天想在家涮火鍋,去老馬家就能吃上現切的牛羊肉。沿著街邊從東一路往西,無論是穿著校服的學生、步履悠閑的老人家,還是光著膀子的年輕人,都能找到滿意的大飽口福之地。
然而建東街的精華遠不止于此,還有許多不起眼的小店鋪和人,他們一起構成了建東街,也見證著城市變遷,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與記憶。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