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寫滿履職答卷,腳步鐫刻履職擔當。五年來,在陜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走進田間地頭,深入廠礦車間,傾聽民聲、聚集民意,盡心竭力依法履職,為促進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學習守初心
要從思想上堅信人大制度、感情上緊貼人大工作、行動上緊跟時代要求,才能不斷拓寬履職渠道,激發履職積極性。
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統領推進人大工作,確保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到哪里,省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部署安排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人大代表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安排,先后組織243人次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組織的學習培訓;組織代表參加全國人大舉辦的8期網絡視頻學習班。代表們深深感到,通過線上線下的一系列學習培訓,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提升,履職視野和思維不斷拓展,履職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
“每一次培訓、每一回調研都有新的體會。只有牢記‘國之大者’,提升履職能力,心系人民群眾,依法有效履職,才能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這是一位代表在參加學習培訓后發自內心的感悟。
面對新冠疫情,在陜全國人大代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爭當表率、建言發聲;面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帶頭奮戰在基層一線,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奮斗的腳步鐫刻在三秦大地上。他們堅守為民初心,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積極參加履職活動
專題調研是全國人大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社情民意、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服務國家和我省改革發展大局的有效途徑。
2018年9月11日至13日,18名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專題調研。代表們帶著責任和感情深入田間地頭、走到群眾身邊,認真聽、仔細看、詳細問。“脫貧攻堅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調研中,代表們由衷地發出感慨。
民營經濟在穩定就業、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9月29日至30日,部分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我省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情況展開專題調研。
2020年9月15日至17日,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赴延安市延川縣、寶塔區、洛川縣,就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開展專題調研。代表們帶著問題聽、帶著問題看,深入基層一線,與干部群眾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2021年10月12日至16日,部分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赴榆林市,圍繞能化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開展調研。
2022年,部分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圍繞穩增長、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主題開展視察和調研活動。
……
五年來,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治理”“秦嶺生態保護”“促進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十四運場館建設”“榆林能源城市建設”等18個專題,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進行視察調研,形成多篇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政府推進相關工作提供有益參考,為人大代表醞釀提出議案建議打下堅實基礎。
建言獻策解民憂
在陜全國人大代表經過培訓、專題調研等“歷練”,履職經驗更加豐富、履職信心更加堅定:對于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越是深入基層,越是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所提議案和建議就越有溫度和力度,就越能推動問題的解決。
“根據您的意見,我們已將報告第27頁倒數第2行‘支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修改為‘支持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在報告第28頁第10行,增加‘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2022年3月8日,方燕代表收到了財政部辦公廳發來的感謝函,感謝她為預算報告修改提出建議。
2020年5月22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沈泉代表提出在“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部分增加“推進教育信息化”內容。在修改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沈泉的建議被采納。“教育信息化能夠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有助于進一步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助力脫貧攻堅。”沈泉說。
立足陜西實際,胸懷全國發展,提出真知灼見,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是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五年來,在陜全國人大代表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圍繞人民群眾重大關切,積極建言獻策,提出議案171件、建議1228件。這些議案建議關注國家各領域建設,聚焦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涉及民生、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科教興國等方面。議案建議數量多、質量高,始終排在全國第一方陣。許多議案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委迅速回應、積極辦理。
一件件代表建議,一樁樁民生實事,一次次調研履職,印證著在陜全國人大代表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的深深足跡。代表們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將有見地、有分量的議案建議帶到全國兩會、融入國家決策部署,是人大代表最美的風采。”(記者 秦驥)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