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康斌 謝昊天
巍巍秦嶺、莽莽巴山,草木葳蕤、萬物并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漢中的顯著優勢。
近年來,漢中市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堅持“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當好生態衛士,守護綠色青山,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漢中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筑牢秦巴生態安全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
如何用好獨特的生態資源稟賦,增強綠色發展動力?2月21日,漢中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16位委員圍繞傳承漢風古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筑牢秦巴生態屏障、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集智聚力。其中,“綠色發展”成為建言資政關鍵詞。
“生態文明建設是衡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吳輝委員認為,當前,漢中市環境治理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他建議,應完善生態保護規劃體系,推動出臺土壤、噪聲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地方性法律法規,加快建立與漢中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謀劃實施森林碳匯等一批綠色金融項目,探索“數字+環保”模式,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
樊華委員建議,應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以南鄭、留壩、寧強等生態環境好、自然資源豐富的縣區作為試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同時,搭建綠色交易平臺,對集中收儲的生態資源統一規劃、管控、開發和招商,實現“資源、資產、資金”的價值轉化,建立綠色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長效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資金保障。
“漢中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生態,是生態賦予了這座城市生命。”李大慶委員建議,以山水脈絡為依托,以生態綠色為底色,擴大城市生態空間,規劃分析山體、田園、城鄉建設用地、水域、綠地等多元交融的生態底色,念好“山字經”,奏響山水“融合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城鎮鄉村精致結合,讓漢中融入一幅青山環城、碧水穿城、綠樹擁城、景城一體的“山水畫卷”。
怎樣依靠創新驅動實現綠色發展?何耘委員建議,探索建立“飛地”創新驅動協調共享機制,支持建立秦創原“飛地”科創平臺和立體聯動孵化器,運用財政收入分配杠桿,對“飛入”項目產生的地方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稅收等主要經濟指標進行分配共享,打破區域界限,促進更多優秀成果、項目入駐孵化。
“可以運用投行思維,將豐富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可以落地實施的具體項目。”張凌委員建議,深度挖掘各種有形與無形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租賃權、分紅權及其他衍生的可支配權益的多重價值,增強產業鏈的寬度和深度,提升核心競爭力。
路建俠委員認為,漢中生態秀美、氣候良好、土壤肥沃,具備有機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針對目前漢中有機產業生產要素集聚度不夠、有機產品規模不大、品牌效應不強等短板,她建議,以有機生產基地為基礎,以產業園區為核心,以營銷服務為引領,按照“政府+龍頭、科技+標準、整合+融合、改革+創新”模式,持續做好“守綠護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文章,構建有機種養、有機食品、有機文化、工業園區、生態旅游、體驗研學與“漢文化”相融共生、互為補充的有機產業發展新格局。
“高質量發展必須落實在具體項目上,以高質量項目來支撐帶動高質量發展。”李雨慷委員建議,立足區位、資源優勢,堅持常態化謀劃儲備,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集中力量謀劃一批接續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做深做實項目前期,不斷提高項目成熟度。扎實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文章,圍繞市場需求、龍頭企業、核心產品,謀劃一批配套項目、鏈條項目、關聯項目,在優化投資結構的同時,進一步做強產業支撐。
歷史積淀深厚、文物資源豐富,漢中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步入新時代,如何以綠色發展的眼光,發掘文化遺產資源多元價值?
徐紅菊委員認為,應充分發揮文物資源的公眾教育、社會服務、旅游帶動作用,加大文物資源開放力度,積極謀劃“文物+”項目,加大文創產品研發營銷力度,開發特色化、差異化文物沉浸式體驗產品,加強漢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毗鄰地市文物交流互鑒,全力打造以“綠色循環·漢風古韻”為核心的文物對外交流“亮麗名片”。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