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柯友斌跟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種菜、養魚樣樣在行。去年,他率先在安康做起了“魚菜共生”的新項目。
啥是“魚菜共生”?答案就藏在石泉縣預制菜產業基地——城關鎮絲銀壩村蔬菜產業園。
水上菜鮮 水下魚歡
在一個占地不到2畝的大棚內,36張整齊劃一的水培床上,滿是鮮嫩水靈的芹菜、空心菜;8個直徑6米的養殖桶里,成群的鱸魚活蹦亂跳。
“這就是咱常說的循環農業模式,養魚循環用水,種菜不需施肥。”1月18日,絲銀壩村蔬菜產業園負責人柯友斌告訴記者,“在這個循環系統里,先將養魚生成的廢水轉入生物發酵池處理,把水中的氨氮轉化為可以直接被蔬菜吸收的養分,經過蔬菜的吸收,水體得到進一步凈化,再經爆氧、過濾等流程,重新進入養殖桶,從而形成閉環式生態綠色循環水種養模式。”
經測算,這樣一次循環,平均每噸水可滿足30公斤至50公斤魚的養殖需求,能節省80%的水量。而且,通過高密度養殖,1個直徑6米的養殖桶僅用40噸水,即可養殖3500尾鱸魚,相當于1畝露天池塘近千噸水的養殖規模,加之一年能出兩季魚,產量是傳統養殖的一倍。
不僅如此,“魚菜共生”還實現了全年都有新鮮菜供應。相比于傳統土壤種植蔬菜一年收獲5次,柯友斌的水培蔬菜一年能收獲8次,還免去了鋤草、防蟲、打藥、施肥等工序,產量提高了近40%。2022年以來,柯友斌的蔬菜就賣了近5萬元。
占地少、零污染、高效集約、綠色低碳……“魚菜共生”正是石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
票子有了 笑聲來了
在蔬菜產業園里,整齊劃一地分布著標準化的蔬菜大棚。過去傳統灌溉施肥,耗費人力,還極易造成資源浪費,現在園區實行水肥一體化。
走進控制機房,絲銀壩村黨支部書記鄧國友告訴記者:“只需要在機房把水和肥料配好倒進攪拌機,一摁按鈕,肥料就被送進了主管道。主管道和每個大棚有支線連接。這樣,只需一個人就可以完成80畝地的施肥灌溉工作。”
一畝地節省了80%的勞動力成本,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民們“無事可做”。相反,他們能干的事情還更多了。
冬閑人不閑。1月18日,村民唐國芝來到羊肚菌種植基地,逐個給大棚通風換氣。
大棚里,一排排營養袋整齊排列,潔白如霜的菌絲密密麻麻。“菌絲生長需要充足的氧氣,所以要勤通風,還要注意控溫保濕。開春了再給地里補些水,很快就可以出菇了,到2月底或3月初,羊肚菌就能采摘了。”唐國芝說。
2019年,唐國芝把家里的兩畝地流轉給村集體搞產業園,同時在園區謀得了一份工作。如今,家庭收入除了丈夫外出打工所得外,還包括她在園區務工的工資,以及土地流轉費、集體經濟分紅,一年下來能有十萬余元,生活一點都不愁了。
不僅如此,有了閑暇時間,唐國芝常常會去農民夜校進行“充電”。“現在的農民可不比過去,跟我一樣注重學習的村民多得很。我們都覺得票子多了,腦袋也要‘富’起來。”唐國芝說。
近幾年,石泉依托農民夜校幫助農民提升技能。截至目前,全縣參加實用技術、創業就業等各類培訓累計2萬余人次,培育高素質職業農民945人、農村實用型人才2000余人。在眾多新型職業農民的帶動下,“村村有產業、人人能就業”的局面逐漸形成。
發展現代農業不僅鼓起了百姓口袋,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的家底。
“我們2022年只用2畝地的大棚試點開展‘魚菜共生’項目,年底就能有近70萬元產值。這個項目至少給村集體經濟創造3萬元的收益。”鄧國友說,整個產業基地年產值達1200余萬元,帶動群眾就業160余人。
“看著農村日新月異,農民精神面貌極大提升,我們的干勁更足了。”石泉縣城關鎮黨委書記何毅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預制菜生產企業的對接合作,積極擴大循環種養的規模和蔬菜的種類,發展好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企業來了 鏈條成了
在石泉,像絲銀壩村蔬菜產業園這樣的現代農業園區有30個,種植基地面積達8萬畝,3萬余戶5萬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對于硒資源豐富的石泉來說,發展的眼光不僅僅停留于種養層面,他們更加注重特色引領,鏈上發力,大力培育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石泉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能人大戶+千家萬戶”模式,不僅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富了一方百姓,還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來此落戶,真正讓種菜種出了“大名堂”。
石泉縣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區,吸引了深鯊集團菜字頭、及食雨、正興黃花菜、柏盛魔芋、自嗨鍋等一批知名富硒食品(預制菜)加工龍頭企業落地。
“絲銀壩村這幾年種植的茄子、辣椒等蔬菜,我們都是訂單收購。”深鯊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勇說,“因為有了這些基地的保障供應,我們公司發展很快,2021年生產料理包1.5億袋,實現年產值3億元,帶動全縣發展蔬菜種植1萬余畝。2022年企業的訂單都是排隊生產。”
同樣瞄準石泉這一產業的還有陜西羊羊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石泉是我們在全國布局的第四個生產基地。這里生產的自嗨鍋品牌預制菜非常受歡迎。”該公司總經理魏和康說,“現有的生產線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眼下,我們正加緊建設另外7棟廠房,投產后基地年產值可達20億元。今年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省開展‘三個年’活動,我們感受到了陜西奮躍而上的新氣象。在越來越好的發展環境下,相信企業的發展目標一定能早日實現。”
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全國大市場。目前,石泉縣已經建成富硒食品(預制菜)企業28家,形成了蔬菜、魔芋、蠶桑、黃花菜四大富硒食品(預制菜)體系。2021年,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實現總產值60億元。
“我們將認真貫徹全省開展‘三個年’活動動員會精神,把大抓項目、大抓投資、大抓發展的勢頭揚得更高、舉措謀得更準、成效做得更實,立足生態富硒資源優勢,聚力壯大富硒食品(預制菜)首位產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安康市委常委、石泉縣委書記陳蓮說。(記者 陳嘉 陳志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