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我省政協委員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
□ 記者 李榮 劉凡銆 趙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委員們表示,報告專門用一個部分的篇幅就推進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戰略部署,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要以更大的責任和擔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重點部署,開啟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征程。”省政協委員、省生態環境廳西安督察局局長馮永強說,從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到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擺到更為重要更為突出的位置,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面對新時代新目標新要求,馮永強表示,要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規律的認識,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高度來謀劃發展,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保護系統治理,堅定不移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我國“雙碳”目標,并作出戰略部署。
“要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省政協常委、省生態環境廳原副廳長李敬喜說,我省森林資源豐富,開發林業碳匯是有效降低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加速推進全省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助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和環境承載能力,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省政協委員、農工黨漢中市委會主委范英表示,要把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履職的具體實踐,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陜西積極建言獻策。
“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今后工作提供了引領和遵循。
“報告令人備受鼓舞、催人奮進,尤其是報告中對新時代生態環境工作的具體要求,作為一名生態環保戰線的政協委員,既倍感光榮和自豪,又深感責任重大。”在認真學習報告后,商洛市政協委員、市生態環境局大氣污染監管科科長張亞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成果豐碩,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張亞玲表示,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生態環境保護主責主業,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為推動商洛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綠色發展理念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主導,未來我們要讓更多農產品貼上有機綠色標簽。”楊陵區政協委員、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海峰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理念,勇擔強農興農使命,立足工作崗位,扎實推進楊陵區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自覺踐行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生物綜合防控技術等,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進一步推進耕地保護、水資源保護、生態保護,讓鄉村更加美麗、農民更加富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渭南市政協委員、陜西秦城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平說,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文化效益相統一;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加強生態環境教育,提升生態文明意識,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兩山一水”的生態渭南、山水渭南。
“只有保護好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才有可能長期存在。”省政協委員、西安春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姝萍表示,要以“兩山”理念為指引推動旅游業綠色發展,把堅持綠色發展作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讓生態文明之花在三秦大地綻放得更加絢麗。
繪就偉大夢想新藍圖,開啟偉大事業新時代。委員們表示,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筑牢陜西綠色生態屏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環保為民,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繪就新時代美麗陜西新畫卷。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