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長馬航回想起在中共綏德地委舊址給習近平總書記的那次講解,依舊心潮澎湃。
2021年9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共綏德地委舊址,仔細察看舊址布局和部分復原場景,參觀有關專題展陳。他指出,回顧這段厚重的革命歷史,老一輩革命家堅持“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有著重大教育意義。
“總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更激發了我對那段歷史的研究熱情,如今,有空就去地委舊址‘打卡’學習,成了我這一年的常態。”馬航說,綏德地委舊址的價值不單單是那幾間展室、一張張照片與老報紙,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包含著我們黨克難制勝、一往無前的“法寶”——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近年來,陜西各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用心用情用力推出便民利企政策,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服務群眾在“細節”
9月3日,位于疏屬山下九真觀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迎來幾位定邊縣的參觀者。
中共綏德地委舊址負責人蒲鵬介紹,一年來,舊址著力深挖紅色資源內涵,豐富現場教學內容,創新宣講方式,累計吸引全國各地近15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讓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入腦入心,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導作用。
在綏德地委舊址,定邊縣委組織部干部高澤民盯著展廳里的“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兩行字陷入沉思。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需要黨員干部站在群眾的一頭考慮問題、作出決策。
近日,西安市新城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方佳元以辦事大廳工作人員身份,受理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辦理材料,并跟蹤解決西安某科技園在證照辦理、產業發展、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的難題;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將管線接入、綠化遷移、挖掘占道等多項市政配套外線工程審批事項優化整合,讓辦理相關手續的時限由原來的3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
好不好辦,自己體驗一遍才算;怎樣優化流程,必須深入調研實踐。近年來,陜西各地深入推進“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等活動,有效疏通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助推“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走深走實。
“咨詢服務柜臺該設多高?一處公共區域需要設置多少公共廁所合適?哪里的紅綠燈設置得不合理?老百姓關心的也就是這些‘細小’問題。老一輩革命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站在人民群眾這一邊考慮問題,就能夠作出科學的決策,很多決策也就有了根基和底氣。”綏德縣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水波說。
當群眾的貼心人
“范叔,家里苞谷收完沒有?”“李嫂子,我幫娃申請下助學貸款咧,你放心。”在隴縣天成鎮范家營村,從縣委宣傳部來村上擔任鄉村振興第一書記的王小奇經常在村上“閑逛”,走到誰家門前,就寒暄兩句,打聽各家的困難和需求。這樣的“閑逛”,王小奇自2021年6月駐村以來,一直堅持著。
“跟群眾交朋友,群眾才能說掏心窩子話,我才能準確解決群眾所需。”王小奇笑著說。
范家營村共有368戶1287人,年輕人多在城里打工,留守村里的大多為老弱婦孺,很多婦女想出去打工增收,可放不下家里老人和孩子。王小奇琢磨:何不在村子建個小工廠,讓鄉親們可以在家門口掙到錢。
說干就干!在天成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在多方協調溝通下,王小奇根據村民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等綜合因素,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入手,幾個月后,終于成立了秀美天成服裝加工廠。近50名搬遷群眾和42名建檔立卡戶群眾在這里穩定就業。
“能照顧上娃,1個月還能掙近3000元,小王書記真是給我們辦了件大實事。”村民馬艷艷說。
看著大家就業熱情高漲,王小奇在3個月后又給村里添了一條溫度計生產線。
只有對群眾感情更深一些,工作干得更扎實一點,離群眾的距離才能更近。王小奇是陜西萬千駐村干部中的一名。近年來,不論是在脫貧攻堅一線,還是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中,全省各地黨員干部迎著時代給出的命題,主動請纓、義無反顧,把腳踩進泥土,把汗拋向田野,爭做時代答卷人。
解群眾的“急難愁盼”
“水來了水來了,莊稼可以灌溉了!”隨著水嘩嘩地流入田里,綏德縣薛家峁鎮的鄉親們心里的石頭終于放下來了。
怎么一回事呢?4月20日,薛家峁鎮20多名村民心急如焚地來到鎮上的說事堂,反映因為一項水利改造工程施工,影響了鎮上多畝水澆地無法灌溉。說事堂迅速組織專人一邊安撫群眾情緒,一邊與施工隊協調。
隨即,該情況被鎮上工作人員提交至縣“干部作風建設智慧監督平臺”(以下簡稱“智慧監督平臺”)的鄉鎮二級平臺,在縣紀委監委設置的一級平臺收到事件清單后,立即將其標注為重點督辦的民生事項,交由相關部門即刻辦理。有關部門迅速簽收落實,經與施工單位多次協商后,施工隊同意暫停施工,待春耕春播結束后再進行,確保不誤農時。
據介紹,智慧監督平臺自今年4月建立以來,綏德縣通過鄉鎮說事堂及“有事撥”熱線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日常生活需求和“急難愁盼”問題,在平臺建立臺賬,創建村干部為民“代辦事”制度,壓實相關單位及領導干部責任,推動問題高效高質解決。截至8月31日,累計為群眾辦理實事好事5300余件。
回溯歷史,1943年2月,綏德地委提出“為五十二萬群眾服務”的口號,并要求地委機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這讓共產黨在群眾中有了極高的威望,贏得了群眾對黨的擁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我們將堅持建好用好智慧監督平臺,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作用,聚焦群眾需求,徹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綏德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劉濤介紹。
陜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讓全省人民生活越來越好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不忘來路,砥礪前行。陜西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群眾路線,辦好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三秦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孫鵬)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