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陜西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高一)將全面啟用新教材。一些高中老師表示,新教材帶來新教法,壓力也隨之而來。部分準高一學生已經瀏覽了高中新教材,他們的感受是:高中教材跟初中很不一樣。
>>新現象:
中學發布新生入學指南
給新學期預熱
在開學前通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精讀前四章,概括章節內容或完成思維導圖;用幾個核心詞語形容自己,為自己畫像,在開學第一堂語文課上介紹自己,閃亮登場,不少于400字;設計化學小實驗——觀察家中的生活用品、日用品等的成分,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并結合網絡資源設計簡單易行的化學小實驗;閱讀課本《必修1分子與細胞》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章,嘗試制作一個細胞的結構模型,體驗建構模型的過程……
這是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新生入學學習指南里的假期任務。8月15日,看到“指南”后,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準高一學生張語宸有想法,有行動。
張語宸對記者說:“我覺得這些要求和任務還蠻新穎的,比如寫自我介紹短文就挺有用,能夠增進新同學的了解。學校布置的假期作業也貼近生活,比較適合假期完成。同時,‘指南’也讓我對高中各科學習有了一定了解,比如,數學就提到了初高中數學分數的差異和方法的差異。我跟準同學也交流了,大家在聊怎么能更好地完成。我已經在做詳細的日計劃啦,包括閱讀《鄉土中國》。”
記者看到,“指南”介紹了各學科與初中的不同,解決的方法,制定了學習任務,比較貼近生活,“任務”這個詞在“指南”里出現得較為頻繁。沒錯,新學期,新高一學生將經常接觸一個新詞:學習任務群。
暑假期間,發布初高銜接內容的還有西安市第一中學、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等。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高考改革,張語宸坦言:“有一種未知感。比如,想知道,高二選科走班時,是拆散原來的班級按科目走班還是保留班級?還想知道屆時哪些科目會選得多一些?選科跟文綜、理綜有啥區別?”
>>大變化:
學習任務群來了
老師要會設計活動
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語文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前不久,在西安市碑林區2022年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培訓中,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薛翰銘指出,語文新教材變化很大,最核心的變化是設置了學習任務群,提醒老師不僅要少講、精講,還要學會設計語文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首先要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任務,再把學習任務轉變為系列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活動的時候要結合情境,讓學生實踐,這比講課難得多,難在通過實踐活動把學科知識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化為學科素養,其核心是設計與整合。從9月1日開始,語文課盡量避免多講,要學會設計活動,建議老師一周設計一次活動,讓學生慢慢習慣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薛翰銘指出,從全國已進行高考改革的省市的試卷來看,要在核心價值的統領下,用語文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核心素養來解決語文的問題。
“高中新教材更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整個高中的語文學科教學提出新要求。新教材更好地落實了新課標的精神,每個學科都更加注重落實學科的核心素養”,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玲說,新教材更加突出學生這一學習主體,更加注重學科的學習實踐和探索,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
>>老師說
拒絕碎片化閱讀 代之以沉浸式體驗閱讀
在西安市第六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省學科帶頭人郭蓉看來,新教材打破了單篇教學模式,教學突出實踐主線,有項目載體,比如青春、勞動主題,再進行情境整合,形成學習任務群的閉環。以語文為例,整個高中有18個任務群,分散到高一、高二,比如,必修課有7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由問題切入,由單篇閱讀教學到專題閱讀的大單元教學,任務情境和實踐活動成為亮點。我覺得老師最主要的是思想的變化——要做引導者,貫徹學生為主體,核心就是‘設計’。”
郭蓉說,要求新生有文本閱讀的意識,要做讀書筆記,做實踐探究,比如設計一個論辯性的話題,注重解決問題,“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碎片化的閱讀,而是沉浸式的體驗閱讀。另外,學生還要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熱點,思考有爭議性的話題”。
過去把課本給學生教會 現在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物理老師李斌認為,數理化生新教材的核心知識變化不大,但要求變了,新高考下,所有課程分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所有內容都要考查。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了,意味著老師將多講一到兩本教材的內容。同時新教材將一些描述過于復雜的部分做了刪減,并將順序做了調整,便于教師開展實際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好學、好理解,“學生要把握初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不同,在高一第一學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重在課堂,課后加強訓練,加深理解”。
西安市第八十二中語文老師劉宏已從教22年。他形象地說:“過去老師把課本給學生教會,現在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對老師尤其是老教師挑戰更大。”
日前,碑林區組織全區高中教師分9個學科進行了2022年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有專家講座,有實操——部分老師展示了新高一微型課,有分組研討等。西安市第八中學校長兼語文老師魏昆鵬表示,此次培訓直擊“新高考改革”核心,是碑林區在我省全面正式進入“新高考改革”前的一次預演,更是碑林區高中教師在開學前一次重要的思想提升與實踐探索,為教師在下一個階段如何將“新高考改革”的理念與教學實踐相聯系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整個暑假,西安市第三中學新高一語文老師馬丹在做各種準備。她說:“三天的碑林區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從理論到實踐,干貨滿滿。讓人茅塞頓開,也陡覺壓力滿滿。培訓后,感覺努力有了方向。”
培訓后,西安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新高一語文老師楊亞潔說:“我認為老師在設計活動時還要結合校情及學情”。
馬丹也深有體會地說:“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角色轉變不容忽視,以前著重考慮的是課堂內容的組織,現在著力點應在學生活動的設計。我們要變灌輸式的教學為啟發式的教學;變重結果的教學為重過程的教學,變單一的信息傳遞的教學為綜合信息交流的教學;變單兵作戰的教學為與他人合作的教學;變模式化的教學為個性發展的教學。其次,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新課改。比如,語文學習中的整本書閱讀,教師不僅要讀,更要研究,不僅要研究課題如何深入,還要研究學生如何學的問題,以及如何整合、盤活教育資源等。”
備課變了 要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
開學前,李斌已備了兩周的物理課,“之前是按課時備課,現在要按單元備課,不但要詳細準備每一課時的課,還要進行單元備課。”
李斌說,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帶來的挑戰是,在沒有考試大綱的情況下,整本書出現的內容都可能會考到,“每個知識點老師都要研究到,在選課走班模式下,每個知識點講多深合適?要拓展到多深?這些需要老師研究,類似于原來的文理分科其他學科的教法。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幾科怎么講,對老師是挑戰,要提前預判。”
此外,李斌認為,作為高中老師,還要知道大學不同專業的要求,了解高中學科跟大學專業有什么關系,在平時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學校已經做了安排,每周一節生涯課,由專門的老師介紹大學專業、科目等。
新高考改革來了,后續還將發生哪些變化?我們將繼續關注。 華商報記者 耿艷紅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