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春暖花開季,植樹正當時。進入3月以來,我省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為建設“美麗陜西”再添新綠。而如何更好地為國土添綠、守綠、護綠,也成為省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開發林業碳匯助力國土綠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時期。所謂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過程。
陜西森林資源豐富,可開發的碳匯空間大。省政協委員李敬喜認為,開發林業碳匯是有效降低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我省要結合林業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加速推進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建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計量分析全省各林地碳庫碳儲量、碳匯量等指標數據,動態評估碳匯變化情況,形成碳匯資源“一本賬”。
2021年,我省印發實施《陜西省“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為實現林業碳匯明確了路徑。
李敬喜建議,我省要建設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工作,可在陜南三市、寶雞等地區選擇國有林、公益林、造林企業等單位作為試點,開發一批林業碳匯項目。結合自愿碳匯市場模式,在試點地區探索建立碳匯評估機構和交易機構,制定促進碳匯建設的配套政策,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健全防護機制鞏固植綠成果
毛烏素沙漠是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其中一半在我省榆林境內。多年來,經過長期不懈治理,榆林的流動沙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新問題開始凸顯。
省政協委員麻寶玉說,毛烏素沙地原有的防護林已經出現老化退化現象,防護效能下降,生態治理與資源開發的矛盾仍然突出。
麻寶玉表示,要在《陜西省防沙治沙規劃》基礎上,作出防沙治沙長期戰略安排,有計劃地實施綠上加綠提質增效造林工程,對退化林進行摸底調查,全面啟動提升改造工程,構建以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草場防護林為主體的防護林網體系,加快形成統籌山水林田湖(壩)草沙、協同地上地下的治理新格局,全面防止“二次沙化”。
造林更要護林。麻寶玉表示,要重視管護工作,堅持“誰造林、誰管護、誰受益”和“三分種、七分管”的原則,健全多主體長效管護機制,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加大林業科技投入,針對沙區出現林草退化、采空區生態修復等問題,開展技術攻關,為防治二次沙化提供科技支撐。
加強“蟲”“豬”管理確保生態安全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傳染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近年來,松材線蟲病在西安、商洛、安康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發生,對秦嶺地區的松林資源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如果松材線蟲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全市松林將逐年減少,給秦嶺地區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省政協委員張新發結合商洛實際情況建議,我省要將松材線蟲病防控納入“林長制”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內容,林業部門要加大對松材線蟲病防控技術研發項目的支持,在抗性樹種、治病機理、環境友好型防治方法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強化專業隊伍人員培訓,不斷提高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
此外,我省陜南地區地處秦嶺腹地,是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區。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豬繁殖數量迅速增多,損害農作物的現象時有發生。
省政協委員王書正表示,在陜南地區,野豬糟蹋糧食、破壞生態問題很常見。為驅趕野豬,有群眾采取放鞭炮、敲鑼,或在地邊搭棚守夜,組織巡邏驅趕,但都無濟于事。
王書正建議林業部門要加強對野豬的科學防控,盡快在陜南全面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在禁獵期外,對破壞農作物嚴重的區域,及時組織捕獵和科學防控措施,保障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建立綜合補償機制,盡快出臺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標準及辦法,探索啟動將野豬危害納入農業、林業綜合保險和醫療保險范疇。
為渭北添新綠構筑生態屏障
渭北“旱腰帶”地區是關中平原與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過渡地帶,該區域一度山體和植被破壞嚴重。近年來,涉及旱腰帶地區的各級政府采取措施加大對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生態環境破壞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省政協委員程建國說,在渭北旱腰帶地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中,一些坡度較小區域采用平面覆土綠化,坡度較大區域通過掛網噴播技術實施綠化,修復成本高,資金需求大。加之該區域生態破壞面大、空氣濕度小,造林綠化難,養護成本高。
程建國建議省林業局要協調水利、氣象、科技等部門,加大對渭北旱腰帶區域氣象、生態環境因子變遷的研究,將其納入國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范疇,加大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
為解決旱腰帶地區缺水現狀,程建國表示,可依托東莊水庫建設,在旱腰帶地區規劃建設涇西灌區,解決乾縣、禮泉等縣生態和生產生活用水;利用東莊水庫東線的供水管道,為沿線已經斷流的河流提供一定生態基流,以恢復河流生態功能。
渭北旱塬區生態環境問題嚴峻。如何進一步修復渭北旱塬區生態環境,為三秦大地增綠?省政協委員宋鳳山表示,雜交構樹根系發達,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防沙固土能力強,在渭北旱源溝壑推廣種植雜交構樹,對修復渭北旱塬生態環境、構筑旱塬地區綠色生態屏障發揮積極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