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新聞背景: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是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重要目標之一。自從2017年國家實施新課改,修訂后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將小學科學課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科學貫穿整個小學教學過程。
科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年省兩會上,民進陜西省委會提交《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學課程實踐性的建議》,針對目前部分科學課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科學學科被邊緣化、科學課程的學科功能發揮不足等現象“對癥開方”。
玻璃球在什么條件下會向上滾?有孔的紙片是怎么托起水的?彩虹如何形成?……孩子的世界充滿好奇感和求知欲,一堂有趣實用的科學課可能幫助他們打開學習科學的大門。但一些學校中,學生動手機會不多、實驗缺乏思維含量、課堂熱衷探究已知常識而非未知結果、為做實驗而做實驗的“偽科學課”卻使科學教育本末倒置。民進陜西省委會在提案中指出,有的學校科學課程僅僅是科學知識的教育,多局限在學生獲取科學知識方面,在科學實驗中,學生探究模棱兩可,再加上課時局限,中小學科學課常常流于形式。
青少年是科技創新“后備軍”,也是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生力軍”。民進陜西省委會在提案中建議,科學學科教材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觀,關注學生認知規律、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秉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校內課堂與校外實踐并舉的理念,巧用身邊現象綜合呈現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此外,可以在學生感興趣的領域,自主選題、自主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項目化探究,比如進行編程、科技大賽、小發明、小制作等,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了解科學探究具體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實踐中體驗和積累認知世界的經驗,培養科學態度、批判意識和創新精神,形成科學思維方法,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就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民進陜西省委會建議,一方面,要加強科學學科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并支持各類師范院校設置科學教育和通用技術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和職業能力的科學學科師資力量,提高科學課程老師專業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強化科學學科教師的培訓,將科學課程教師培訓作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的應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全面提升科學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學科核心素養。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