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也是一場“快遞大戰”。各大站點內,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忙著分揀;大街小巷里,“快遞小哥”馬不停蹄抓緊派送。在這場“大戰”里,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服務。可是,昔日的快遞送貨上門正在變成消費者自己取貨。那么——快遞“最后一百米”該由誰來跑?
“雙十一”大潮席卷而來,熱衷網購的你是不是已經“剁手”剁得停不下來?可是,盡情“買買買”過后,取件的煩惱也接踵而至。如何把快遞運回家成了普遍擺在消費者面前的一個問題。
近年來,隨著快遞業務量飛速增長,送貨上門逐漸演變成消費者自取。面對這種行業新變化,不少消費者發出靈魂拷問:“快遞‘最后一百米’究竟該由誰來跑?”
快遞自取飽受詬病
這兩天,寶雞市民李顏顏心里有點不痛快。“我在網上買了些生鮮,并在下單時特意標注‘送貨上門’幾個字,但快遞員仍在未經我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將快遞放在了小區門口的超市,等我去取的時候食品已經變質了。”11月5日,李顏顏告訴記者,“雙十一”前她網購了很多商品,但這些快遞沒有一件是送貨上門的,“小件東西跑一趟無所謂,大件就麻煩了,有時甚至得雇輛三輪車拉。”
現實生活中,很多消費者都和李顏顏一樣,希望快遞員能夠送貨上門,但如今這卻成了一種奢望。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除了個別快遞公司堅持送貨上門外,多數快遞公司要么將快件放在驛站,要么放在快遞柜或代收點,有的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懶得打,快遞丟失、破損、冒領等情況時有發生。除了取快遞不方便外,消費者無形中還承擔了諸多風險,而這也正是快遞自取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在快遞代收點排隊取快遞。 陜西農村報記者 王東宇攝
“快遞小哥”有苦難言
面對快遞“最后一百米”的服務缺失,快遞員也有自己的苦衷。
35歲的王星曾在多家快遞公司就職。他告訴記者,他目前所在的公司要求快遞簽收率為90%。也就是說,假如一天派送100件快遞,只允許有10件出現客戶聯系不上等異常情況。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異常率遠遠高于10%。“如果達不到簽收率,快遞員就會被扣錢。”王星表示,對于收入是按件提成的快遞員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雖然放在代收點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但是能提高送貨效率。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是10多年前的30多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2010年到2019年,快遞業從業人員只增長了4倍多,遠遠低于快遞業務量的增長速度。
“貨多人少”的現狀,落在快遞員身上的結果是派件壓力增大。在追求投遞速度還是注重投遞質量的兩難抉擇中,多數人迫于生活選擇了前者,消費者的不滿也由此而起。
投送矛盾亟待解決
一邊是消費者的不滿,一邊是快遞員的無奈。這個“天平”該如何平衡?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法律服務所律師劉娟告訴記者,我國首部針對快遞行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明確規定,快遞員必須送貨上門,否則屬于違規。
“但從實際來看,不可預見的因素有很多,如小區不允許快遞員進入、消費者臨時有事無法及時取件等。無論哪種原因,快遞員都應事先告知消費者,而不是自做決定。”劉娟稱。
那么,怎樣才能讓消費者和快遞員實現“雙贏”?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企業對于投送中遇到的問題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千方百計在服務上“動腦筋”;快遞員應在尊重消費者意愿的前提下,按需提供好“最后一百米”的溫馨服務。總之,快遞行業要在激烈競爭中實現健康有序發展,還需各方共同努力。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