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河兩岸。
秦嶺山麓,草木蔥翠;渭河兩岸,綠草茵茵……這是3900多萬三秦兒女引以為豪的美麗家園。經過多年來的生態建設和保護,陜西綠色版圖變“大”、野生動植物變“多”、生態防線變“牢”、百姓因綠變“富”。陜西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越來越多的綠色讓百姓享受著更多的生態福祉。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陜西的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堅定而有力。
位于榆林市榆陽區的榆溪河生態長廊。
彰顯“綠色陜西”新形象
藍天白云更多了,山川大地更綠了,河流湖泊更清了。如今,人們印象中“黃土飛揚”的陜西正被“綠色陜西”所取代。通過持續不斷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陜西森林覆蓋率超過45%,國家森林城市達到7個,綠色版圖由“淺綠”向“深綠”漸進,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近5年,是我省改革開放以來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年,也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快的5年。全省政策舉措之實、治污力度之大、環境質量之好前所未有,“綠色陜西”的形象已然呈現,人民群眾由優美生態環境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西安灃河濕地公園。
今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調研時指出,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為“綠色陜西”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能。
站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的觀景臺上遠眺,山坡上的生態水保林郁郁蔥蔥,山下一座座水壩鎖住了溝道。隨著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項目啟動實施,這個昔日水土流失嚴重、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小山村實現了“華麗轉身”:南溝村通過建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成基本農田92.67公頃,營造水保林538.8公頃、經濟林67.07公頃。
近年來,陜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大力推進小流域治理、淤地壩建設、水土保持示范園建設等,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目前,全省黃河流域已建成淤地壩3.4萬座,淤地86萬畝,攔泥58億噸,建成梯田面積426萬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59萬平方公里。今年,陜西啟動了黃河流域淤地壩建設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可攔截入黃泥沙1660萬噸,新增淤地2.23萬畝,新增梯田103萬畝。
針對秦嶺保護,陜西出臺秦嶺污染防治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持續推進“亂排亂放”問題整治和自然保護地“綠盾”行動,628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西安市對秦嶺北麓實施網格化監管,徹底完成了秦嶺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及后續治理任務,恢復生態用地2672畝,51座小水電站退出拆除任務全面完成,秦嶺區域所有礦權全部退出。同時,西安市還建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丹江商洛市商州區段。 記者 趙晨攝
打造碧水藍天好生態
11月6日,看著眼前汩汩流淌的河水,32歲的西安市引湑濟黑調水工程工程師劉鑫覺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前些天,引湑濟黑調水工程進水閘被洪水沖來的石頭堆滿,劉鑫和他的同事足足用了5天時間才把阻擋閘門的石塊清理出來,保證湑水河水順利通過輸水隧洞調至黑河水庫上游。在秦嶺深處,引湑濟黑調水工程不但解決了西安市130萬人的吃水難題,還保障著周至縣、鄠邑區37萬畝農田的灌溉。為了更好地護好水源,劉鑫和他的同事翻越一座座山、跨過一道道溝,將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調水護水工作中。在他們的努力下,引湑濟黑調水工程調往黑河水庫的水質常年穩定在國家Ⅰ類水標準。
而在剛剛過去的10月,西安市空氣質量更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10月空氣質量全月合格,刷新了空氣質量連續合格天數的最佳紀錄。
“氣質”不斷提升的背后,是西安市堅決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優化運輸結構的結果。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累計完成重污染企業搬遷或關閉22戶,摸排整治“散亂污”企業12298戶;累計完成90.2萬戶城鄉居民“雙替代”工作,用煤企業由2017年的24家減少到2020年的10家;累計新增新能源車15165輛、純電動車7042輛、甲醇汽車8123輛。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這是西安人的親身感受,也是每個陜西人的真切體驗。
如今,建設生態文明已成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陜西在綠色發展的征途中,算好“生態賬”,持續不斷開展環境污染整治。
藍天保衛戰取得新突破。2020年,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為國家執行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最好年份,也是我省首次完成國考任務。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41.2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提升至295天,重污染天數減少至6天。繼商洛市之后,安康市、延安市、榆林市首次進入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西安市連續兩年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20位。
碧水保衛戰成果持續增加。2020年,我省50個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2%,優于國家考核目標2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全部消除,水質總體評價提升為優。漢江、丹江、嘉陵江、黃河干流、無定河水質優,渭河干支流、延河水質總體良好,水環境質量達到近20年來最好水平。劃定“千噸萬人”水源地保護區197個,納入國家考核的2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咸陽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鎮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劃定。
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全省完成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詳查,102個縣(區)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5%,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實現100%。
久久為功,這份綠意滿滿的“生態答卷”背后,是陜西邁上綠色發展之路的堅定決心,是陜西干部群眾用實際行動推動綠色轉型的不懈努力。
志愿者在漢江源頭撿拾垃圾。
走出綠色發展富民路
養了十幾年魚的瀛湖鎮郭家河村村民尤運武不再養魚了,種起了枇杷。“瀛湖水質好了,我的農產品也能賣上好價錢。”他說。
為保證漢江瀛湖水質,減少富營養化對水質的影響,安康市投資1.5億元實行退漁還湖、退漁上岸,對瀛湖庫區網箱養魚全面清理整頓規范,取締漢江瀛湖網箱3.15萬余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安康市的做法,蘊含著一個樸實而深刻的發展道理:兼顧經濟與生態、開發與保護才是發展新路。
如今,這個樸實而深刻的發展道理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綠色成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承擔著秦巴山區生態保護、南水北調水源涵養重任的陜南三市,關停多家影響生態環境的工礦企業;地處陜北的榆林市,以綠色、低碳、環保為發展方向,一批先進的能源深度轉化項目投入“綠色”生產,對減少大氣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近年來,陜西持續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互促互贏的新路徑。一個又一個因生態產業而興的精彩故事正在三秦大地不斷上演。
石泉縣后柳鎮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自然資源、歷史文化遺存和區位優勢,發展以文旅、農旅、工旅、學旅等“一業主導、多業融合”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發展農家樂70余家,年游客量達百萬人次,帶動了1300多名群眾直接就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8年的2722元上升到2020年的11588元。
太白縣咀頭鎮白云村,利用當地生態資源,采取依村就勢、就地取材的方法,利用廢舊瓦片、磚塊石頭等,精心打造小景觀的農家庭院,做到了不砍一棵樹、不埋一眼泉、不挪一塊石,量力而行降低建設成本,立足實際展現出太白韻味。利用好生態,群眾發展核桃、花椒、板栗、蜂蜜、食用菌等多元特優生態富民產業。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個縣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6個縣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創建總數居西北第一。
綠水青山展新顏。按下綠色發展快進鍵,陜西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擁有青山綠水的陜西,正在可持續發展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短評
用優美生態環境造福人民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地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更關系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做法。
今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目前,我們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倡導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憑借算“生態賬”、吃“生態飯”而實現增收致富的主體越來越多。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治理才能取得成功。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無論是群眾增收還是地方經濟發展,都應該因地制宜,讓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得益彰,相輔相成。走綠色發展之路,要錨定目標,萬眾一心,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社會,讓人們在高質量發展中過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質生活。(齊卉)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