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用大戰略運籌區域協調發展大棋局,譜寫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本報今日起開設“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時代答卷”專欄,系統展示作為黃河主要流經地和西部大開發第一梯隊的陜西,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西部大開發等重大發展戰略,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具體措施和成功經驗。
深秋時節,記者沿著黃河北上,去感受黃河的巨變,感受大河奔流滿目新。昔日的荒坡披上了綠裝,連綿的荒沙得到了治理,流失的泥沙得到了固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明顯向好,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如今,陜西省860萬畝流動沙地得到固定半固定,年均入黃泥沙量從8.3億噸減少到2.68億噸。隨著黃土高原逐漸披綠,黃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濁變清。
消失的淤地壩
家住延安市志丹縣保安鎮賀咀村的馬磊,至今記得二三十年前村里人打淤地壩的情景。他們村周圍全是山溝,莊稼全都長在山坡上,十年九旱,廣種薄收,日子過得很苦。村里人為了增加水澆地,就仿照鄰村的做法,打淤地壩,在溝口筑一道土壩,專門攔截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泥沙。每逢下雨,大量泥沙混合著雨水從光禿禿的坡地上沖下來,然后被壩攔住,在溝底沉淀出厚厚的泥土。下一次雨,積一層泥土,慢慢就在山溝里“造”出一塊小平原。
淤地壩是黃土高原地區百姓摸索出來的既能攔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產糧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它從源頭上封堵了向下游輸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匯集和通道處形成一道人工屏障,從而起到“溝里筑道墻,攔泥又收糧”的作用。但近幾年,馬磊發現,這個既能攔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產糧食的淤地壩,在陜北越來越少見。“以前挖個溝,淤的泥沙當年就能種上莊稼,現在能淤的地越來越少。漸漸地,很多人都改種果樹,淤地壩漸漸消失了。”馬磊說。
這是為啥?原因很簡單。退耕還林以后,黃土高原的植被好了,樹多了,草多了,雨水被涵養住了,沖不走地表的泥沙了?,F在的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越來越好,漫山遍野的綠意撲面而來,就連以前制造淤地壩留下的深溝,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植被“填滿”。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黃河的真實寫照。地處黃土高原心臟地帶的延安市,在上世紀末,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種一茬莊稼脫一層皮,下一場暴雨刮一層泥,年入黃泥沙2.58億噸。而如今,延安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68%,入黃泥沙由每年的2.58億噸降為0.31億噸,降幅高達88%。
黃河岸邊的“綠色城墻”
保護黃河,意在河,根在岸。淤地壩的消失,根本上源于黃河岸邊植被的恢復。
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記者從西安出發,沿著黃河溯游而上,在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停住腳步。綿延的樹林一望無際,裝點著黃河兩岸的風光。
“百靈子過河沉不了底,滾滾黃河里沒有咱高西溝的泥。”這句在高西溝村廣為流傳的唱詞,不是唱出來、喊出來的,而是高西溝幾代人、一雙雙手干出來的。
高西溝村是最缺綠的地方,也是最難長出綠色的地方。對綠色的執著,支撐著這里的人們一代代種樹植綠不停歇。上世紀六十年代,高西溝村首任村黨支部書記高祖玉帶領鄉親治理溝道、修建梯田。高西溝村四任班子、三代人以改善生態環境、保持水土、促民增收為己任,經過60多年的治理,做到了“全部降水就地攔截蓄滲”,實現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溝、不向黃河輸送泥沙”的宏愿,林木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及0.9%到現在的70%。
高西溝村將一個土地貧瘠的禿山溝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旱澇保收的“陜北小江南”。9月13日,在榆林市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高西溝村。秋日里,高西溝村的溝溝峁峁仍滿目綠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要得到“高原綠”,保水土、促綠化只是第一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最終還是落腳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綜合治理上。
金秋時節的洛川塬上,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從南到北綿延百十公里。果農白成元隨手從樹上摘下幾個招呼大家品嘗:“放心吃,絕對綠色無公害。”
俯瞰洛川塬,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滿眼都是蘋果,農民人均3.1畝果園,居全國之首。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豐富多彩的“綠色銀行”。當年“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洛川,如今12%的農戶年收入超過20萬元,76%的農戶擁有小汽車。大家親切地將綠水青山稱為“幸福的不動產”。
延安大地上的郁郁青山構筑起了黃土高原和黃河的生態屏障,也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長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點。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林更密了,田更肥了,群眾碗里的“延安糧”也越來越豐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生態系統自身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構成相依共存、有機關聯的生命鏈條。
對黃河的治理,對黃土高原的治理,是一個長久的、有序的、持久的生態工程。造林綠化,荒沙治理,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實現黃河流域真正的生態改善,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科學論斷,繼續加大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治理,統籌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把荒山變成綠山,把綠山變成“金山”。只有這樣一體化的系統治理,才能使為黃河變清付出勞動的人們從中享受生態紅利,也使黃河能真正地實現永久的安瀾和最終的由濁而清。(記者 申東昕)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