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滿淑涵)9月22日,國家統(tǒng)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發(fā)布“雙減”政策施行情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本學期開學以來,學生作業(yè)負擔、校外培訓熱度、家長教育壓力、接送難問題均有所“減”,但也存在課后服務內容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部分家長仍存在教育焦慮,培訓機構經營壓力大、轉型難等問題。
9月上半月,國家統(tǒng)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在全省選取16個市縣開展專題調研,對1467名家長開展問卷調查,并訪談80名家長、走訪32家校外培訓機構。受訪談家長表示,新學期孩子家庭書面作業(yè)有明顯減少。孩子就讀小學三、四年級的家長中,84.3%表示孩子在60分鐘內能完成作業(yè),其中34.3%表示“沒有作業(yè)或已在學校完成”。隨著就讀年級升高,課業(yè)有所增多,孩子就讀初中一、二年級的家長中,56.8%表示孩子在60分鐘內能完成作業(yè)。但平均來看,八成左右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所需時間不超過60分鐘。
作業(yè)“少”了,留給孩子參與親子、文娛、體育活動的時間更多了。53.7%的家長表示孩子會利用睡前時間“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49.3%表示孩子有充足時間“與家人交流互動”,37.7%表示孩子會“進行體育鍛煉”,34.9%表示孩子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調查顯示,91.4%的家長在上學期讓孩子參加過校外培訓,參加2個及以上培訓班的占比超過五成。本學期,校外學科類培訓明顯“降溫”,52.4%的家長表示不打算讓孩子參加任何形式的校外培訓,25.8%表示會減少培訓班數量。
此外,錢袋子壓力“小”了。調查顯示,50.8%的家長表示每月給孩子的教育支出大約占家庭總收入的20%到40%,是受訪者中最為普遍的情況。“雙減”政策落地后,六成以上家長表示孩子的教育支出壓力有所緩解。九成以上家長表示參加學校課后服務后,孩子接送難的問題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
調查中,家長普遍對課后服務時間安排較為滿意,但也有10.3%的家長認為“不合適”或“不太合適”,因為延時服務造成孩子在校時間過長、到家吃晚飯時間過晚,不利于孩子身體健康。另外,放學遇上晚高峰交通更為擁堵,這些問題在西安等大城市尤為明顯。
報告指出,要確保“雙減”政策見到長效,三類訴求亟待關注。一是學生多樣化需求較難滿足,需豐富課后服務內容。部分家長反映,學校課后服務在差異化服務、興趣愛好培養(yǎng)、實踐活動鍛煉方面還需加強。二是家長教育焦慮仍未“安放”,需提高校內教學質量。職普比大體相當情況下,仍有多數家長期望孩子升入普高、考取大學,中考升學壓力大,家長會更注重孩子學習成績。個別家長擔心,一對一輔導模式的興起可能加劇家庭教育負擔,帶來新的教育公平問題。三是教培行業(yè)壓力大、轉型難,需政策助力渡難關。由于當前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尚不明晰,校外培訓機構面臨是否有充足的資金和競爭能力來支撐轉型等現實問題。部分中小型培訓機構期盼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部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希望參與補充校內課后服務、暑期托管服務等,達到校內教學與教培行業(yè)新發(fā)展雙贏的局面。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