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西安不僅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更是一個光耀東方的文化符號。厚重的文化積淀,不僅是西安的絕對優勢資源,也蘊含著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文化內涵所蔓延出的韻味,與這座城市充滿律動感的體育精神,必將使即將到來的十四運會令世人矚目。
曲江書城。 (記者 李欣 攝 資料圖片)
歷史之聲
超百座博物館訴說中華文明史
海量國家寶藏,散落在西安各處博物館之內,仿佛在訴說著一部實物版的中華文明史。多年來,西安以打造博物館之城為引領,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當人們進入西安,看到從盛唐延續至今的棋盤式格局后,要想在數日之內逛完這座城市的所有博物館,飽覽所有文物藏品基本不可能,因為西安擁有各級各類博物館超過百座,人均約每6萬人擁有一個博物館。
西漢帝陵精品文物集結亮相,為公眾帶來了特殊的歷史文化體驗。(首席記者 李明 攝 資料圖片)
這其中,作為新生力量的非國有博物館也發展迅猛,數量已經超過了50座。不少博物館在全國獨一無二,個性鮮明,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是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座“國家一級”非國有遺址類博物館,館藏的兩萬余件文物以及2500平方米的昔日隋唐西市遺址,讓人們再次回味起1300年前的風光;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是目前國內館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的“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搶救和保護周、秦、漢、唐以來的歷代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和群眾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33600余件(套),在秦嶺腳下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周秦漢唐到紅色記憶再到工業遺產,這個城市的歷史記憶、文化自信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與彰顯,西安真正成為一座“隨時可聞、隨地可見”的“天然歷史博物館”。
瑯瑯書聲
“沉浸式”書店遍布全城
西安人愛讀書,書香之城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出臺《西安市建設“書香之城”實施方案》,以“促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之城”為主題,將西安建設成“閱讀之城,書香之城”,作為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多業態的文化書店遍布西安大街小巷,形成全民閱讀的趨勢,成為西安建設“書香之城”的重要推手。
藍海風書店。 (記者 楊力 攝 資料圖片)
西安各大商圈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短短數年間重新調整各業態占比,優先保證文化產業,強化文化體驗熏陶。別具特色的24小時書店、文創書店、主題書店、社區書店紛紛出現,實體書店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一批批高品質、高顏值、多業態的新概念書店相繼落成,“沉浸式”書店遍布全城。為了加快“書香之城”的建設步伐,西安高新區專門建立督導考核機制,并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實體書店進行扶持;曲江新區先后出臺相關方案及政策,在曲江著力打造時尚化、個性化書店,以持續不斷的文化活動、名人大講堂等方式對書店進行大力宣傳,打造出西安書店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除此之外,各類美術場館、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也逐年增加。
體壇潮聲
打造未來的世界賽事名城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可持續挖掘的文化內涵,讓這座城市加速迸發出開放包容的活力與魅力。西安不僅是靜態的,更是律動的。骨子里屬于西北人的拼搏精神正在凝聚成一股勃發的力量,城墻馬拉松等重大賽事,早已讓這座城市的體育精神聞名海內外。
家門口的足球場。 (首席記者 王健 攝 資料圖片)
不斷完善的公共體育設施,助推全民健身發展:秦嶺腳下的塑膠跑道上,慢跑的人們耳邊有呼嘯而過的山風;在各大廣場的燈光籃球場上,無論是中年還是少年們,英姿勃發、突破上籃的瞬間總有青春的味道;在游泳館里,孩子們用極致專注的態度去訓練;在乒乓球學校里,汗水與淚水成為孩子們暑假難忘的記憶……2020年,無數新建的公園、廣場以及“三河一山”綠道項目中,擁有集籠式足球場、籠式籃球場、乒乓球、健身器械等設施于一體的綜合性全民健身園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基本覆蓋城鄉,西安市已經實現城鄉15分鐘健身圈。
此外,從2020年起,西安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擊劍館、西安市體育運動學校室外田徑場、西安市游泳運動管理中心游泳館、星河運動公園、陸港運動公園等近50個場館向市民開放。到2025年,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全面建成“四個一”,即一個公共體育場、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一片室外運動場地、一個國民體質監測和科學健身指導站。西安奧體中心、西安市體育訓練中心、西安市國際足球中心將打造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體育訓練基地。到203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平方米以上,基本公共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全面建成世界賽事名城。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職茵 實習生 馮歡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