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智慧康養產業升級”
專題調研報道
與出生、上學、長大一樣,養老也是人生中頗具代表性的“第一次”。
央視紀錄片《人生第一次》“養老”一集,講述了不同老人在晚年作出的“養老選擇”,去養老院還是留在家里,是飲食起居、看病就醫、文化娛樂、親情陪伴等一系列問題的連鎖反應。數字化時代,康養產業正在積極擁抱新興技術,智慧健康、智慧養老、智慧社區也在高技術、快迭代中為夕陽紅增彩添色。
圍繞“智慧康養產業升級”議題,7月27日至30日,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和專家開展專題調研,在市場前沿問計問需、出謀劃策。
優化服務增色“夕陽紅”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如何守護幸福夕陽紅?調研組在養老服務一線尋找答案。
走進西安市碑林區東關南街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溫馨整潔的餐廳賞心悅目,后廚窗口噴香可口的飯菜陸續出鍋,老人們可以選擇來此堂食,也可以在家坐享助餐服務。餐廳一旁的醫務樓還能夠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
負責投資運營這家日間照料中心的西安建工柏頤居頤養院還兼具護理院功能,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中托養服務。“我們與西安市第九醫院、第一醫院簽訂了醫聯體合作協議,構建老年人綠色就醫通道,確保老年人在突發情況第一時間到達醫院進行治療。”西安建工柏頤居頤養院院長葉飛說,在當前全社會倡導“積極老齡化”的背景下,“尊重歲月的價值”應是養老服務從業者秉持的發展觀和價值觀。
西安碑林區康福得護理院是一家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收住老人平均年齡85歲,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多。“我們的服務定位就是滿足老人及其家屬對養老護理和醫療康復的雙重需求,通過專業的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高老人和家庭的生活質量。”康福得護理院院長申驍韜介紹說,從生活照料到康復護理,再到臨終關懷,每一個環節都要力求服務專業。
“收費標準怎么定?”“護理團隊由哪些人員構成?”在參觀護理室樣板間時,調研組成員不時關切發問。
目前,招人難、留人難是養老機構普遍面臨的人才困境。申驍韜說,科班出身的高校畢業生不愿意從服務一線干起,一入職就希望上管理崗,“但這完全不現實”。
調研組建議,應根據服務需求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實現養老護理人才雙向培養,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崗位補貼制度,建立梯級晉升機制,明確合理的職業發展前景,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地位和待遇,通過薪酬、福利、考核、評價等手段,吸引人才特別是年輕護理人才投身康養行業。
傳統模式加載智慧手段
充分釋放“銀發經濟”潛能的前提,是疏通數字化應用“賭點”,讓老年人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擁抱智能產品和方法。
在國家政策加持下,各地紛紛加快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工作,構建信息平臺,完善服務體系,以萬物互聯、移動互聯提升綜合管理服務效率,增強老年人數字化使用體驗。
2019年1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加快信息技術、智能硬件等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
漢中東方老年公寓是較早試水智慧養老服務的養老機構之一,目前已經搭建極簡化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推動實現操作無壁壘、體驗無障礙,并依托社區嵌入服務,細分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漢中東方養老集團董事長張素艷介紹說,平臺還可連接到老人子女端,實現親情互動。“此外,大數據還能夠分析老人的消費習慣、行為特征、日常軌跡、興趣愛好等信息,精準提供健康飲食方案、活動計劃、旅游計劃等。”
作為我省唯一一個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城市,漢中市正聚焦“醫養在漢中”品牌,多渠道引進外埠高端醫養機構,安康通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南京新百旗下的安康通致力于打造中國居家和社區智慧養老引領者,已在北京、上海、江蘇、安徽等23個省市開展業務,累計建立智慧醫養指揮中心100多個。今年3月,安康通正式落地漢中,成立了漢中安康通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目前,這家公司已成為漢中最大的長護險服務商,客戶量占漢中市場份額的60%以上。
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康養產業發展勢頭正猛。洋縣朱鹮國際康養生態城、漢中美康熙苑高品質醫療智慧頤養園區等康養項目紛紛落地建設,打造加載數字化應用的康養產業升級版。
要高度還應有溫度
智慧化手段加持,除了軟硬件升級,還需要對目標群體、行業人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成為智慧康養產業升級過程中必須邁過去的坎。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曾指出,智慧養老要真正以老年人為本,不能技術至上炫技術,要警惕“智慧不養老”“養老不智慧”。
在西安市碑林區老年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掌上養老院”讓調研組眼前一亮。平臺引入社會力量承接日常運營管理,向老年群體提供無償、低償服務,兼顧個性化、專業化有償服務,涵蓋助餐、助潔、助醫、助浴、助行、助樂、助買和助急的“三檔八助”服務。目前,中心日均提供服務800到1000人次,惠及社區和周邊群眾7萬余人。
“小度小度,幫我看看該吃什么藥了。”借助百度AI機器人,老人可以通過語音交互完成需求反映。據運營方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婷介紹,通過應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掌上養老院”相對提升了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降低了管控成本,同時也優化了老人、家屬以及護理員的連接方式。“尤其是這次疫情以來,社會各個層面對養老機構的管理有了新的認知,通過數字化管理、智能化連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人和家屬的焦慮。”
“過去我們嘗試給老人免費發放智能腕表,防走失、防跌倒,但實際應用中,很多老人因為嫌麻煩、不會用、耗電快棄之不用。”碑林區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科科長田新社說,隨著智能產品和服務模式的適老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智慧康養的人文溫度也在不斷彰顯。
調研組建議,智慧康養既要追求技術高端,還應兼顧服務溫度,切實考慮老年人的真實感受,推進康養數字化轉型和精細化管理服務,不要讓智慧康養僅僅“看起來很美”。
各界導報記者 滿淑涵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