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線下讀書會進行中。
郝永霞(左)和李林在整理陪讀媽媽們的各種獲獎證書。
在西安有這么一個群體,為了追求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好的學習環境,把孩子從老家送到西安學習。這些專職陪讀的多以母親為主,于是就出現了陪讀媽媽群體。在漫長的陪讀過程中,這些陪讀媽媽的生活是怎樣的?會遇到哪些困難?她們又是如何化解的?近日,記者走進西安的一個陪讀媽媽群體,了解她們的陪讀生活。
現 狀
從4人到300人
這個陪讀媽媽群體不斷壯大
37歲的李林,陜北人,2011年來西安,開始了陪讀生活。李林有一兒一女,10年前,為了即將上初中的女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毅然辭去了穩定的教師工作,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開始了西漂生活。“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孩子都不能適應新的生活。孩子很難融入新的集體,我面對陌生的環境一下子也有點懵。”李林說,當時自己和孩子經歷了一段特別困難的時光,但是來都來了,也不能打退堂鼓。她便硬著頭皮盡快熟悉周圍的環境,同時努力安撫孩子們,幫助他們融入新環境。經過努力,李林和孩子們適應了在西安的新生活。現在10年過去了,自己的陪讀生活也變得得心應手。
和李林一樣,郝永霞也是一位陪讀媽媽,她經歷了10年的陪讀生活,2017年女兒順利考上大學,郝永霞的陪讀生活圓滿結束了。談起自己10年的陪讀生活,郝永霞說充滿挑戰。在陪讀之前,郝永霞是一名職場女性,干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著穩定熟悉的人際關系。陪讀讓她從職場回歸家庭,身份的轉變讓她一度心態失衡,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時光。“剛開始陪孩子來西安上學的時候,每天的生活圍繞著孩子轉,瑣碎的日常生活讓我深深的開始自我懷疑,感覺把自己弄丟了。”但幸運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郝永霞找到了內心的平衡,順利度過了10年陪讀生活。
李林和郝永霞是高中同學,共同的異地陪讀生活讓她們常常相聚在一起,彼此鼓勵。李林喜歡讀書,在照顧孩子的空閑時間,她會大量閱讀,時不時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2017年5月,李林、郝永霞和同在西安陪讀的其他兩位高中同學組織了一個陪讀媽媽讀書會,4人時不時相聚,讀讀書,聊聊近況。經過近4年的發展,這個以讀書會形式組織起來的陪讀媽媽群體已壯大至300人。越來越多來自西安以外的陪讀媽媽加入其中,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學習,分享生活。“在西安,像我們這樣的陪讀媽媽不在少數,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度過漫長的陪讀生活。”李林說。
問 題
陪讀讓自我迷失
親子關系夫妻關系面臨挑戰
在這個陪讀群體里,很多媽媽在開始陪讀之前,都有自己的工作。她們在職場上發光發熱,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兼顧家庭,生活忙碌而充實。但是陪讀打破了這樣的平衡,陪讀使她們轉換跑道,由職場進入家庭,每天的生活都在圍著孩子轉。“陪讀生活基本上就是早上六七點起床,給孩子們做早飯,送他們上學,下午四點半把他們接回來,準備晚飯,輔導作業,周而復始。”李林說,剛開始陪讀的時候,每天這樣機械重復的工作讓她迷失了自己。為了消磨無聊的時間,她打起了麻將,約朋友逛街,吃吃喝喝,整個人狀態很不好。
除了自我的迷失,獨自育兒也是很多陪讀媽媽需要面臨的問題。“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我和丈夫一起照顧他們,誰有空誰輔導作業。來西安陪讀以后,孩子生活、學習上所有的事都需要我一個人處理,壓力很大。”來自榆林的段女士2020年6月來西安陪女兒讀初中,可是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嚴重,再加上青春期,抱怨壓力大,不喜歡西安,成天嚷嚷著要回榆林。面對孩子不佳的成績,暴躁的脾氣,段女士很焦慮,親子關系降至冰點。“我現在和女兒就是水火不容,倆人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吵架。愁死我了,不知道咋辦。”段女士滿臉愁容地說。
李林、郝永霞、段女士都來自陜北,她們的丈夫都還留在老家工作,夫妻長期異地,彼此溝通變少了,情感疏離在所難免。“陪讀打破了我們原本的家庭模式,夫妻雙方都面臨挑戰,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大家只能一起努力克服。”李林說。
解 決
通過不斷學習自我成長
化解陪讀困境
自我價值缺失、親子關系緊張、夫妻關系疏離是很多陪讀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那么,如何化解這些問題,順利完成陪讀呢?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迷失之后,李林等陪讀媽媽選擇參加讀書會進行學習,自我成長。她們的讀書會成立于2017年5月份,之后陸續有新的陪讀媽媽加入進來。剛開始大家相聚在李林家中,隨著人數不斷增加,讀書會轉移到線上。李林負責給大家安排每一周的讀書計劃,督促大家在讀書群里發表感想。關于書本的選擇,李林說:“我們的閱讀不拘一格,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我會廣泛收集資料,征求大家意愿,列出一個合適的書目供大家參考。選擇一些關于自我成長、親子關系、人際交往的書,通過認真、大量的閱讀讓大家的生活少一些迷茫。”
2018年9月,酷愛茶藝的李林考取了茶藝師證,在高新開了間茶藝工作室。現在,茶室成了陪讀媽媽們舉辦線下讀書會的場所。每周讀書群里的陪讀媽媽會選擇一天,從西安的四面八方趕到茶室,共同閱讀,交流讀書心得,彼此答疑解惑,化解生活難題。為了在線下讀書會大家能彼此充分交流,大家約定一次只有10多個名額。除了定期舉辦讀書會,在李林的帶領下,這些陪讀媽媽一起學攝影、練瑜伽、學習健康管理,不斷自我成長。“陪讀媽媽不能只把自己當保姆,整天圍著孩子轉,保姆式陪讀培養不出獨立的孩子。媽媽們要不斷學習,與孩子共同進步;學習新的技能,勇敢的從事一些適合自己的新工作,不與社會脫節,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要讓孩子們看到媽媽積極的生活態度,通過言傳身教,陪伴孩子健康長大。”李林說,希望更多的陪讀媽媽可以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觀 點
陪讀媽媽包辦孩子學習生活
并不利于孩子成長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曉勇博士認為,不合理的中國傳統觀念是這一群體出現的原因之一,在中國,很多父母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捆綁,愿意放棄個人利益培養孩子,但是社會的發展不能靠上一代人的犧牲來完成,每個人都有人生價值,社會健康發展要尊重每個人的價值;同時,目前的教育機制中,家長承擔了過多的教育壓力,使得很多家長不得不放棄工作陪讀。
在王曉勇看來,陪讀的過程,媽媽們包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不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此外,一旦孩子考上大學,陪讀結束,媽媽們很難再次進入職場,內心失落,家庭地位喪失,可能會引起家庭秩序混亂,導致家庭倫理、家庭關系的解構。
王曉勇建議,帶孩子到異地求學,各個家庭應該綜合權衡考慮,這樣的方式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成長。除此之外,應該均衡教育資源,讓孩子們在當地便可享受到較好的教育資源,減少陪讀媽媽的產生;同時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對陪讀媽媽們進行就業指導、心理輔導,提供適合她們的就業機會,把這一群體納入社區管理,幫助媽媽們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陜西福港美心理咨詢有限公司資深心理專家陳鳳山認為,陪讀有助于孩子盡快適應學習、生活的新環境,家長可以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問題,也可以在人際關系方面對孩子進行指導,但是,這一現象容易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不利于孩子獨立人格、生活能力的培養;媽媽督學也會給孩子造成更大壓力,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自發性都會受到影響,加上叛逆心理,學習興趣減弱,成績不佳,媽媽成就感減弱心理失衡,進而造成親子關系緊張;陪讀的過程中,獨自育兒、新環境讓媽媽們心理負擔過重,易出現焦慮、不安情緒;陪讀使夫妻長期異地,會影響家庭穩定。
陳鳳山認為,首先家庭內部要達成共識,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夫妻協商一致,分工明確,避免引起家庭內部矛盾和糾紛;陪讀媽媽也要保持良好心態,安排好自己的陪讀生活,充實自己;陪讀過程中如遇困難,要尋求丈夫的理解、支持和幫助;親子關系方面要重新界定媽媽和孩子的關系,多以朋友關系相處,遇事多商量、勤交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即使媽媽專職陪讀,教育孩子也不是媽媽的專職,家庭內部應建立起孩子與父親溝通的渠道,讓丈夫多多參與孩子的教育,這樣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姚瑞丹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