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八旬的老科學家趙煥庭曾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退休后近20年始終堅持工作在科研一線,過著超“燃”的生活。
◆老科學家的超“燃”作息表
86歲的趙煥庭開玩笑說,雖然不是實驗大樓里最晚下班的,但絕對是每天來上班的“一哥”。
這是趙煥庭一天的工作時間表:凌晨4點多到早上7點,上午8點到11點半,下午2點半到6點,晚上8點半到10點半……
每天工作10至12個小時,沒有節假日和周末。這樣的工作節奏,趙煥庭已經堅持了近20年。
“退休前,一天上兩段班;退休后,一天上四段班。”趙煥庭說,退休前白天不停有事情找上門來,退了休才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一直想干而沒有時間干的事情。
趙煥庭曾長期擔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50歲時他卸下行政領導職務,專心從事南海勘測和研究。而在2003年退休后,更迎來了他科研成果的“井噴期”。
這些工作包括為相關工程建設作咨詢、出差作學術報告、評議、作文寫書等。“感覺時間很寶貴,一點兒也浪費不得。”他說。
◆為南海研究獻出畢生心血
早在1974年,趙煥庭就開始投入南海研究。在1989年到1999年期間,他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沙綜合科學考察隊成員,先后5次深入南沙群島做島礁的基礎科研勘測。
趙煥庭對當時的現場勘測記憶猶新:早飯后攜帶儀器設備背上干糧飲用水,離母船換乘摩托艇或救生艇登礁,調查實測至夕陽西下時才回母船;有次登礁坐艇,差點兒被浪擊翻,失足落水;還在多個礁上見過觸礁殘存的漁船……
當時的條件雖然艱苦,但每一個隊員的精神狀態都樂觀飽滿。一身紅色運動服、一頂白色草帽,在浩渺的中國南海海域,登島礁、測水道、鉆探井……
得益于扎實調研獲得的第一手數據,趙煥庭等科研人員對南海島礁的自然發生和演變機理形成了深刻認識。目前,趙煥庭手上最主要的工作是寫作學術著作《南海國土環境資源與開發》,這里凝聚了他畢生對南海的科研成果,同時也吸收了業界對深海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前,總計100多萬字的書稿已基本完稿,近期將送到科學出版社。“寫書既可以總結此前的科研成果,又可以不斷讓后人去參考和檢驗,由后面的人去修正發展,很有意義。”他說。
◆“為祖國健康工作60年”
“當我成為共產黨員的時候,我決不驕傲自滿,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衡量自己,掌握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鍛煉好身體,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獻給黨!”這是趙煥庭1956年在中山大學入黨時,志愿書中的誓言。如今,他兌現誓言,已為祖國健康工作了60多年。
趙煥庭高中畢業時,正是國家開展國民經濟大建設時期,需要大量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班主任勉勵他學習艱苦的專業,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由于勘察地質地理是國民經濟的開路先鋒,他報考了中山大學地理系。
詹天佑是趙煥庭兒時的偶像,他原本希望像詹天佑一樣為國修建鐵路,沒想到卻與海洋打了一輩子交道。
1973年,趙煥庭從干校調到中科院南海所,參與了黃埔港通海航道調研項目,對珠江河口河床演變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如今,黃埔十幾萬噸級船舶都能進出,就是以這些基礎研究為依據進行航道整治的成果。“看到科研成果用在了國家建設上,那種開心無以言表。”他說。
自1980年起,能適應多種海上科考項目需求的綜合海洋調查船“實驗3”號交給南海所,趙煥庭等南海所科學家的研究重點也從淺海走向了深海。目前,相關成果已被廣泛應用到臨海石油化工基地、核電站、港口等建設中。
“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有助于國家,感到沒有白白浪費自己這一生。”他說,“黨和政府依然需要我,感覺越做越高興,越做越想做。”
據中國新聞網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