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三孩生育政策來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截至6月1日15時,“三孩生育政策來了”話題閱讀量達38.4億人次,討論達59.2萬;相關話題“國家衛健委就三孩政策答記者問”閱讀量1.6億人次,討論7423;話題“三孩時代需要怎樣的配套措施”閱讀量4億人次,討論達4.3萬。
當對育齡夫婦的“靈魂一問”從“什么時候要孩子?”“還生二孩嗎?”升級為“拼不拼三孩?”的時候,“寶爸寶媽”們又是如何看待“生不生”的問題呢?
“養一個孩子都已經很費勁了,我沒有信心和精力再生二孩三孩。”31歲的瞿琳在西安市一家國企工作,夫妻二人皆為獨生子女。“我娃今年四歲,已經過了最難帶的時期,平時周末和寒暑假雙方父母也都會幫忙照看,即使這樣,我已覺得時間和精力被大量擠壓。”
瞿琳表示,除了帶孩子問題,養娃的高成本也是考慮不生二胎的原因。“我娃現在上幼兒園,已經報了三個興趣班,而且為了她將來能上好一點的小學,我們最近一直在看學區房,但價格實在是太高了。”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已進入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行列,總生育率下降至1.3。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順利實施,我國每年可增加“幾十萬、不到一百萬”的新生兒。
“我女兒今年三歲,之前也曾考慮過生二孩,畢竟從長遠來看,孩子有個伴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將來孩子的負擔也會小一些。但現在的生活節奏和壓力很大,還是有些擔心。”在一家私企工作的謝萌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生一孩后再次回到工作崗位,許多事情無形中已發生了變化,所以再次生育可能就要準備好迎接更嚴峻的負面影響。”
在生育問題上,除衣食住行之外,教育的壓力更甚。已經生育兩個孩子的趙磊表示,如果教育改革可以達到像自己小時候那樣沒有壓力,還是會考慮生三孩的。
從“全面兩孩”實施效果看,政策已不再是生育的主要阻力,房價、教育成本等一系列問題才是人們“不想生”“不敢生”的總根源。據國家衛健委的調查顯示,表示“經濟負擔重”的占75.1%,“沒人帶孩子”的占51.3%,女職工生育后工資待遇下降的有34.3%。
多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無論哪些人群選擇孕育“三孩”,相應的配套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提到要“實施配套支持措施”。
“這說明高層已經注意到了制約國人生育意愿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并在著手加以解決,這無疑是一針強心劑,讓人們有了更多期待。”省政協常委、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張華俊表示,只有醫療、嬰幼兒托育、入學等相關配套支持措施跟得上、落到實處,年輕人的種種顧慮才能夠逐漸消除,進而讓放開三孩的政策實施效果變得更好。
張華俊說,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持續保持社會活力的治本之策。“生三孩的前提是已經生育了二孩,要清楚地認識到,當前許多年輕人的現狀是不愿意結婚、不愿意生孩子,如何提高他們的婚育意愿,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尤其是女性,在社會上打拼本來就很不容易,再加上生育,其事業、前途實際上是會受到影響的。”張華俊建議,除配套政策以外,還應對企業和生育孩子的女性給予直接性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對多子女家庭給予一定生育養育補貼,加快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在全社會倡導形成健康的婚育觀、就業觀,保障女性合法就業權益。
要讓生育權回到家庭,實現生得起和養得起,“增加托兒服務供給”“加大教育和醫療投入、降低直接撫養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是基本保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系主任何得桂認為,應進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和生育保險制度,支持適齡青年想生、敢生;借鑒國外經驗,加快建立兒童津貼或兒童福利制度,減輕養育負擔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在生育保障方面,可以考慮為三孩生育提供產檢等醫療優惠政策,也可考慮為三孩家庭提供住房優惠等相關政策,提升生育意愿。在兒童保障方面,建立健全托管體系,并為三孩兒童托管提供優惠政策,也可將幼教納入義務教育范疇,以降低養育成本。
省政協委員、西安坊上人清真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西艷,曾對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問題專門進行過調研。劉西艷認為,在放開三孩的同時,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并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幼兒托育工作中來,發展正規的、普惠性的托育機構,讓年輕人即使在休完產假后上班,孩子也能得到很好照顧。同時,鼓勵社區組織一批40至50歲的女性,對她們進行嬰幼兒托育培訓,持證上崗,這既能解決一批婦女的就業問題,還能解決年輕人的后顧之憂,可謂一舉兩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