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面對新冠疫情沖擊,數字經濟成為全球對沖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陜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認為,我國作為數字經濟大國,應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帶來的稅收新挑戰和新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稅收制度體系的重建,增強在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提升稅收治理現代化水平,為維護公平國際稅收秩序貢獻智慧和力量。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稅收帶來哪些新挑戰?李香菊從專業角度分析指出,無實體跨境經營模式呈現交易主體身份隱蔽、交易過程快速、交易記錄易消除等特征,數據創造價值對傳統稅收的價值創造理論、利潤歸屬理論、常設機構的認定規則、稅收連接度規則、獨立交易原則等造成沖擊,甚至顛覆了傳統的定價模式。此外,由于我國各行業間經濟數字化發展水平不一,目前還缺乏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
“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產業鏈復雜,一些新業務模式甚至處于稅收征管的空白地帶,加大了稅源管理難度和跨境交易監管難度。”李香菊說,目前各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利益嚴重不對等,多邊性質的協調方案始終難以得到實質性推進。
她建議,國家應加大數字經濟涉稅問題研究,按照價值創造重新確定數字經濟條件下的稅收管轄權,科學研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雙支柱”方案對我國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在多邊稅收合作中謀取更多話語權。
“目前,貿然開征數字服務稅會加重企業負擔,甚至導致稅源流失。”李香菊同時建議,應本著不設新稅的原則,完善數字經濟相關稅制。結合最新的商業變化趨勢進行相應的稅收改革,落實增值稅消費地征稅規則,增加數字經濟企業增值稅出口退稅規定,促進數字服務貿易發展。增加數字要素在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項目,同時,完善跨境數字經濟的反避稅制度。“比如,可先在數字經濟基礎領域——信息通信行業加快制定與數字經濟、國際稅收規則對接的稅收政策法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