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寶勤
“鄉愁,是一片茂密的柿林,是一條清冽的小河,是一輪如霜的明月。鄉愁是家國情懷,是文化傳承,是精神依舊。”關于鄉愁,見仁見智。省政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農工黨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馬鵬程提及“鄉愁”,有說不完的鄉情,道不盡的鄉音。
記者 孫高菊 攝
采訪時,馬鵬程首先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一個黑色公文包。出乎意料的是,這件看似平淡無奇且使用多年的包,對他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包里除了出差必備的身份證、手機、鑰匙和錢包,最重要的是裝著一個筆記本和一疊寫得密密麻麻、涂滿各種標記的文稿。從調研要點到統計數據,從提案思路到意見建議,馬鵬程都無一例外的記錄在里面。
“我是個農民娃。”馬鵬程意味深長地說,陜西富平縣的柿子餅和九眼蓮菜是他忘不掉的鄉愁,也是他關注“三農”問題,力求為農民解決燃眉之急的重要原因。富平柿子餅婦孺皆知,個大、錐形、無籽、含霜,且具有止咳潤肺防霾功效,而無絲、無渣、用溫泉水滋養的九眼蓮菜知名度卻并不高。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這句名言讓馬鵬程記憶猶新。
出生于農村的馬鵬程對“三農”問題特別的關注。擔任省政協委員13年來,他先后提交過近百件提案,其中60%以上事關“三農”,涉及糧食生產安全、優化農村環境、推廣使用沼氣、提高教師待遇,以及農機安全、分級診療、村醫培訓等多個方面,每一件提案或多或少都能在包里找到印記。
由于工作原因,馬鵬程曾多次深入鄉村調研,僅去年參加省政協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一項,足跡就遍及50多個村子。為了獲得詳實準確地調研資料,每到一個村子,馬鵬程都習慣于下田間、進農戶,與村干部、農民交朋友。
鎮安縣云臺鎮的扶貧安置點給馬鵬程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安置點不僅評優,更重要的是評差,就是依據公益勞動次數、鄰里關系優劣和收入多寡等條件綜合打分評出最后一名,由村委會安排干部予以重點幫扶。
談及該扶貧點把黨支部建在扶貧點上,用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環境保護、文化建設的做法,馬鵬程也如數家珍:“我還曾建議他們總結推廣這一經驗呢”。
省政協十二屆十次會議期間,馬鵬程又提交了3件關注“三農”的提案。他表示:“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是廣大農村群眾的迫切要求,也是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建設“美麗陜西”的要求。”
在《關于陜西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建議》中,馬鵬程詳細分析了農村生態環境存在的環境管理體系不健全,農村干部環保意識不強,農民生活習慣改進難的問題,建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培育生態意識和參與能力,推進環境治理配套措施等建議。
“這個包是我的萬能包!”采訪結束時,準備參加小組討論的馬鵬程又拿起了他那塞滿鄉愁的公文包……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