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文學的陜西貢獻

2020-11-26 09:08:09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土街兩頭,就像在房脊后邊似的,渭河春汛的嗚哨聲,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增高起來了。...

  文學經典演繹成舞臺經典。西演集團·西安話劇院創排話劇《柳青》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圖為話劇《柳青》演出劇照。 資料照片

  西演集團·西安話劇院創排話劇《柳青》宣傳海報。記者 李向紅翻拍

  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5年走進全國68座城市,360場巡演73家劇院場場爆滿。 記者 李向紅翻拍

  陜西人藝版話劇《平凡的世界》,榮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該劇3年走進41座城市,全國巡演143場,53家劇院場場爆滿,獲得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贊譽。 資料照片

  扎根人民

  承續柳青創作精神

  “土街兩頭,就像在房脊后邊似的,渭河春汛的嗚哨聲,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增高起來了。聽著像是漲水,其實是夜靜了……”半個多世紀前,作家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寫下了《創業史》,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大農村如火如荼的互助合作運動,以及身處其中的中國農民的思想變革。這部作品,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經典。

  1943年,柳青到米脂縣呂家鹼鄉擔任文書,和當地干部群眾朝夕相處,一起投入到減租減息、生產運動中。這段經歷,為他后來寫作長篇小說《種谷記》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1952年,柳青從北京回到陜西,在擔任長安縣委副書記半年后,他辭去副書記職務,落戶長安縣皇甫村。在皇甫村生活時,柳青走訪農戶,同大家談生產、拉家常,和干部群眾坐在一塊兒開會,給大家出主意、想辦法。他穿對襟襖,戴氈帽,蹬布鞋,完全是關中老漢的形象。他融入了農民的日常生活,寫出了被譽為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史詩的長篇小說《創業史》。《創業史》以長安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為背景,完整展示了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歷史風貌和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一經出版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受到了讀者的高度評價。

  柳青是共和國第一代作家,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皇甫村蹲點14年,對農村各種人物、風俗習慣和心理狀態熟稔于心。他一生勤奮筆耕,為人民寫作、為時代而歌,用優秀的作品記錄中國革命、新中國建設發展的歷程。柳青是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范。

  繼承傳統

  評論與創作助力文學發展

  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如鳥之雙翼,車子兩輪。陜西在文學創作風生水起的同時,文學評論也走在了全國前列。陜西從1981年成立“筆耕文學研究小組”(以下簡稱“筆耕組”),到1985年《小說評論》創刊,再到1993年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設立陜西文藝評論獎等,陜西文學評論一直延續著良好傳統,并擁有一支由李星、肖云儒、暢廣元、李國平、李震、李繼凱、段建軍、邢小利、韓魯華、周燕芬、谷鵬飛、楊輝、王鵬程等老中青相結合的文藝評論隊伍。

  20世紀80年代在全國名聲大振的“筆耕組”,以王愚、李星、暢廣元、肖云儒、劉建軍等為代表的陜西評論家,在傳導信息,激活思想,推動陜西文學的發展方面,構成了陜西文學的智庫和思想庫,創作和評論共同構造了陜西文學的高度。“筆耕組”秉持評論家和作家是平等的原則,既不仰視,也不俯視,而是對視,在批評的文學性方面做了大量“去媚”和“還原”的工作,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肖云儒認為,只有“對視”,才能改變作家一家獨大、自說自話的局面;只有“對視”,評論家才能找到自信,才能構建自我批評人格,才能對作家作品發出真正的聲音。同時通過作家的回應,修正并提高評論家的理論素養,從而實現雙贏,最終促進文學的繁榮。

  新時期開始形成的陜西作家群里的作家們幾乎都受到過李星的關注和關愛,曾為茅盾文學獎評委的李星對每一個人的作品都發出坦率真誠的評說,從“50后”“60后”“70后”“80后”作家,一直到現在更年輕的“90后”“00后”寫作者的作品,李星都予以評點,這已成為陜西文學界不可缺少的一種聲音。如果說暢廣元早期的心理學與文學結合批評還是嘗試的話,后期他則進行了全面的文學文化批評的深入探索,可謂陜西文學文化批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肖云儒關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論述和關于中國西部文學等的論述被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尤其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論述,被視為對中國文學創作的積極貢獻。在中國文壇上,肖云儒以自己扎實的理論功底、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和敏銳獨到的批評眼光,成為我國文藝評論界一名卓有成就的驍將。

  前不久,省作協專門邀請老中青三代評論家參與,召開了文學評論工作座談會,會議認真梳理了與會專家的意見建議,強調要繼承和發揚“筆耕組”優良傳統,并決定從加強經費保障、優化人才培養、建立駐會批評家機制等幾個方面拿出具體舉措,扎實努力推動陜西文學評論工作再上新臺階。

  不忘初心

  文學陜軍再創新績

  2013年12月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陜西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作協創研部、陜西省作家協會承辦的“文學陜軍再出發”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文學陜軍再出發”學術研討會是新時期文學35年來,陜西面向全國對當代和當下陜西小說創作與作家隊伍進行集中研討的一次盛會,來自全國各地知名評論家和作家暢所欲言,站在全國文學視野下剖析了文學陜軍實現新突破的思路和舉措。

  陜西啟動“文學陜軍再出發”創作活動以來,陜西作家更是保持了旺盛的創作態勢。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陜西作家出版各類作品500余部。其中,賈平凹、高建群、葉廣芩、馮積岐、陳彥、莫伸、吳克敬等老作家和李春平、王妹英、張浩文、周瑄璞、弋舟等中青年作家推出了作品《帶燈》《老生》《極花》《我的黑走馬》《去年天氣舊亭臺》《關中》《裝臺》《一號文件》《初婚》《鹽道》《山川記》《絕秦書》《多灣》《出警》等,寇輝、侯波、趙瑋、吳文莉、楊則瑋、周子湘等也呈現出了良好的創作態勢。陜西作家的作品,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數百篇(部)作品在《人民文學》《詩刊》等全國重點刊物發表,引起廣泛關注。閻安的詩集《整理石頭》、穆濤的作品集《先前的風氣》分別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弋舟的《出警》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賈平凹、高建群等十余位作家先后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圖書獎、中國好書等多個全國重要獎項(榮譽)。陳彥、厚夫等上百位作家獲得由中國作協各文學專業委員會和《人民文學》等全國重點文學刊物評選的全國性獎項(榮譽)。

  與此同時,陜西還不斷助力文學作品走向影視市場,促進文學與影視聯姻。2013年,省作協成立了影視戲劇專業委員會,專門推動文學與影視結合。同年10月,省作協影視戲劇專業委員會與省廣電部門等單位聯合主辦“文學陜軍與影視陜軍對接會”,方英文、吳克敬、和谷、黃衛平、王曉斌、冷夢等作家與影視公司簽約。2014年,省作協聯合相關部門舉辦“中國新農村題材影視對接交流會”,邀請中國農村題材電影拍攝基地、長春電影制片廠、曲江影視投資集團、西部電影集團、河北電影制片廠等參加交流。省作協推介45部文學作品參加“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文學作品影視版權交易活動,為作家與影視制作機構搭建交流平臺。近年來,陜西作家作品不斷被成功改編成影視劇,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同名電視劇)、陳忠實的《白鹿原》(同名電影、電視劇)、高建群的《最后一個匈奴》(電視劇《盤龍臥虎高山頂》)、賈平凹的《高興》(同名電影)、李春平的《郎在對門唱山歌》(同名電影)、王海的《城市門》(電影)、葉廣芩的《青木川》(電視劇《一代梟雄》)、莫伸的《一號文件》(電視劇《黃土高天》)、吳克敬的《初婚》(同名電視劇)等。舞臺藝術作品還有同名話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同名秦腔現代戲《秦腔》,同名商洛花鼓戲《帶燈》等。另有部分作家直接參與了影視制作,如莫伸編劇導演的電影《古路壩燈火》、田波導演的電影《柳青》等,這些作品同樣贏得了觀眾的良好口碑。(記者 李向紅)

  記者手記

  用豐碩的文學成果回報人民

  李向紅

  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格局中,陜西的文學創作,被公認為是最具有實力和成就卓著的創作群體之一。陜西作家緊扣時代脈搏,深刻反映民族歷史和社會變革,自覺地把自己的藝術追求融入改革開放的洪波大潮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人民寫作、為時代放歌。無論從作品的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講,陜西文學都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第一代陜西作家柳青、杜鵬程、王汶石、李若冰和他們創作的《創業史》《保衛延安》《風雪之夜》《柴達木手記》等作品,為陜西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居于全國一流的雄厚基礎。改革開放后,陜西的文學創作順應時變,較早出現了為全國矚目的第二代陜西作家群,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京夫、鄒志安、高建群、程海、楊爭光、葉廣芩、莫伸、紅柯、馮積岐、冷夢、吳克敬等一批作家構成了陜西作家的強大陣容,以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為代表,相繼推出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一批源于生活,極具藝術感染力的精品力作,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時代影響,在中國文壇產生重大影響的“文學陜軍”現象,形成了更為廣泛與多元的文學形態。相繼有一大批陜西作家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以及馮牧文學獎、冰心文學獎、紅樓夢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中多次獲獎。路遙《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白鹿原》、賈平凹《秦腔》、陳彥《主角》,更是成為茅盾文學獎序列里的標志性作品。

  “作家應該向柳青學習,深入生活……不深入生活是萬萬不能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陜西作家生性淳厚,能吃大苦耐大勞,著名作家閻綱認為,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繼承了柳青深入生活的好傳統,全身心地沉到鄉下,寫作也在鄉下。柳青是文學領軍人物,是作家的一面旗幟,特別是陜西,許多作家都受過他的熏陶,比如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陳彥、高建群、莫伸等。

  近年來,陜西廣大文學工作者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定文化自信,持續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弘揚陜西現實主義文學優良傳統。陜西省作協積極推進“陜西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扶持計劃”,實施“簽約作家”制度,成立陜西青年文學協會、網絡作家協會,大力培養文學人才;召開“改革開放與路遙的創作道路”研討會等學術會議,激勵廣大作家向經典看齊、向名家學習;深化作家培訓機制改革,采取直接培訓和委托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先后舉辦“全省脫貧攻堅中青年作家培訓班”“魯迅文學院陜西中青年作家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次十余場;積極舉辦“文學陜軍讀書會”“小文學陜軍進作協”等文學公益活動,積極培養文學后備力量。

  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濃厚的文學傳統,誕生于此的詩經樂府傳誦千古,漢賦唐詩創造了中國古代文學的輝煌。陜西也是中國革命文學的發源地,紅色文化深深地滋養著這片文學的沃土。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格局中,陜西的文學創作,被公認為是最具有實力和成就卓著的創作群體之一。陜西也是中國文學的重鎮,從延河流淌而來的不竭的文學精神和優良傳統,讓這片土地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和杰出的作家。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齊雅麗表示:“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進一步把文學創作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要始終當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代言人,緊密地和新時代相結合,這樣才能創作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省作協要以重點文學創作為抓手,集中優勢資源向出精品、出人才聚焦,推進文學陜軍出新績。同時,要努力把作協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發揮好,團結帶領廣大文學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進新時代、創作新作品,用豐碩的文學成果回報人民。”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中國文學 陜西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