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廳《首批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認定名單》公示截止,其中西安市碑林區、長安區、藍田縣三地榜上有名,全域旅游示范效果明顯。
碑林新韻文旅商科交織融合
碑林區是西安老城核心區域,既是歷史城區,也是西安打造國際文化旅游中心、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核心城區。
碑林區將改造與建設并舉,鏜出了一條新路。實施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項目;推進三學街、小雁塔、八仙宮等歷史文化片區改造,在寸土寸金的城區騰遷土地350多畝,先后建成松園、榴園、含光閣、吊橋、南門月城等游覽點;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民宿聚集區,利用老院子、舊民居建成了京兆驛、閱城瓦舍等高品質酒店民宿。
同時,在公共服務方面,建成全市首家旅游大數據平臺,建成1個游客集散中心和32個旅游咨詢點(中心)。23條街巷實現中英文雙語標識升級,20條街區建成智慧旅游標識系統。
在破解與創新的難題上,碑林區以“四駕馬車”為引擎,緊抓“旅游+”的全域旅游新模式:“旅游+文化”讓城墻仿古迎賓入城儀式成為范例;“旅游+科技”讓永寧門千架無人機飛行表演創造了世界紀錄;“旅游+商貿”將鐘樓、南門商圈變成國際化商業業態;“旅游+互聯網”讓“聽南門說”“扇子哥”走紅網絡……“旅游+”的創新應用為大都市拓寬了融合發展思路。
今年,加緊整治的護城河工程見成效。10月1日,“一河清水環古城”的城市特色景觀正式與市民游客見面了,輕舟蕩漾,碧波粼粼,為古城生活增添了一道獨特風景。
老城微更新,城區創景區。碑林區的全域旅游建設成功把古城文化活化融入現代都市中,為文旅融合示范做出了積極探索。
長安模式背靠秦嶺花園城區
過去的幾年,長安區先后榮獲“陜西省旅游示范區”“陜西十佳旅游區縣”“2017年最美中國最美鄉村”“2018年最受歡迎綠色休閑度假區”等榮譽。不斷提升現有旅游資源品質,整合、盤活全區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實現全域景區化,讓荒村變景區、公園變景區,業已成為長安區發展全域旅游的最大特色。
目前,長安區建成17個城市公園,50個郊野田園公園,151個花園鄉村,榮獲“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標桿城市”“陜西省綠化模范區”等稱號。用城鄉花園化、全域景區化、服務智慧化的發展思路,長安區走出了一條“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公園城市+全域旅游”“花園鄉村+全域旅游”的模式下誕生了太乙·長安道文化旅游小鎮、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長安公園以及秦嶺花世界、翠華山滑雪場、航天城文化生態園等一系列的文旅融合項目。
“非遺+旅游+扶貧”的模式下,全國首個非遺鄉集“孟秋雅集”項目誕生了。集非遺、文創、脫貧、特產、文化、旅游、體驗、住宿于一體,鄉村沉浸式非遺實踐基地,走出了一條文化精準扶貧路徑。
此外長安區打造音樂之城和賽事名城,連續多年舉辦中國·長安國際賞花季、秦嶺越野跑、長安女子國際馬拉松、西安國際雙創電競嘉年華等高規格品牌賽事。景城一體,文旅融合,這些都生動地詮釋著長安模式下的全域旅游,全面打響了“千年古都,美好長安”國際知名度。
藍田樣板鄉村品牌全域格局
“終南之秀鐘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一直以來,藍田縣圍繞做優做強城市旅游、做美做特鄉村旅游、做精做大景區旅游、做好做足優質旅游“四大抓手”,經過四年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功打造了景區帶動、民宿引領、鄉村振興的藍田樣板。
為了實現縣域旅游從景點模式向全域模式轉變,藍田縣很早就找準了突破口,形成了氣候。建設“兩高速一環線一國道”密集路網,修建白鹿原旅游專線、焦大路旅游專線、環山公路旅游風景道,開通3條城市觀光線路,構建“快進慢游”綜合交通網絡,真正補齊了地理位置的劣勢。
門票改革突破了引客難瓶頸,叫響了“星期天到藍田”旅游口號。溫泉養生、康養休閑、紅色傳承、慢城生活等八大類主題民宿,如雨后春筍突起,帶動休閑度假游成為藍田的一門大生意,到藍田游山水看人文住民宿已成一張旅游新名片。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玉來玉好•醉美藍田年”、西安市首屆農民節、中國國際自行車賽等活動的舉辦,讓“一城山水畫卷,千年人文藍田”品牌形象大放異彩。
近年來,玉山紅酒、紅色葛牌、詩畫輞川、生態灞源等旅游小鎮建成;郊野公園、白鹿廣場、全民健身運動長廊等城市休閑業態逐漸完善;湯峪河、董嶺村等一批鄉村旅游集聚區不斷發展;玉山酒莊、蓬騰生態園等10大精品鄉村旅游項目形成特色;特色美食街區擦亮了藍田縣“廚師之鄉”的金字招牌。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文物古跡遺存浩瀚的城市。如今,古城新韻與秀麗山水相輝映。一座古城的全域旅游發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縱覽千年歷史,漫享田園生活”近在眼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