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富民者,以農桑為本。”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
10月22日,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楊凌農高會”)如期舉行。特殊的年份,在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歷史交匯期,楊凌農高會需要發揮支點作用。
陜西省省長趙一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希望各方深入交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努力把楊凌農高會打造成為農業科技交流的重要平臺、互利共贏的合作典范。
2020脫貧攻堅(楊凌)論壇 供圖 第27屆農高會組委會
鞏固脫貧助力鄉村振興 楊凌書寫家國情懷
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宣布,2020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在疫情與災害疊加的雙重考驗下,這無疑為國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在中國,農業是立國之本,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脫貧攻堅收官時,確保貧困戶能脫貧、脫貧戶不返貧,需要農業發揮基本盤、壓艙石作用。而楊凌示范區作為首個國家級農高區,在堅持服務“三農”、引領旱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依托農業科教資源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楊凌作為農業科技扶貧的排頭兵,通過建基地、搞培訓,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實現了陜西省內及秦巴山區全部貧困縣、南疆四地州、西藏等地楊凌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的全覆蓋,有力帶動了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蔣展宏在“楊凌農科”扶貧助農直播節啟動儀式上說。
展區人員正在直播“帶貨” 供圖 第27屆農高會組委會
截至目前,楊凌示范區在全國18個省(區、市)建設了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實現陜西省內56個國定貧困縣、秦巴山區75個貧困縣全覆蓋。基地面積超過9000萬畝,5000多項農業高新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1997年到2020年,23年來,楊凌示范區一直為“藏糧于技”提供著堅實支撐,在技術創新上向縱深發展,在脫貧攻堅上向基層延伸。倉廩實,天下安。如今,走出楊凌看示范,看的是貧困戶脫貧后的笑臉,看的是鄉村因農而興的新貌,看的是中國大地上的豐收畫卷。
創意農業專題展 供圖 第27屆農高會組委會
分享現代農業技術 楊凌彰顯國際擔當
從1949年時人均糧食占有量的209公斤增長到2019年的470公斤以上,從“誰來養活中國人”國際論調到為世界糧食危機“排憂解難”,中國老百姓的端穩飯碗背后是中國農業的質變。
然而,據聯合國通報,2020年全球饑餓人口預估增長8300萬至1億3000萬,消除貧困任務艱巨。近年來,在解決好本國吃飯問題的同時,中國也在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援助和支持。
以楊凌示范區為例,自2005年承擔國家援外培訓項目開始,楊凌示范區已先后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尤其是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設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的現代農業合作,為應對全球糧食危機提供了新方案,楊凌示范區也開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揭牌供圖 第27屆農高會組委會
本屆農高會上,圍繞上合組織國家,共舉辦了2020上海合作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上合組織國家優質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開展儀式、楊凌國際農業科技論壇、2020上合組織國家合作創建農業產業化集群研討會等國際合作交流活動,上合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也正式揭牌。
上合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采訪時表示,創新的現代農業技術在整個中國得到積極應用,并為其他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做出貢獻。而上合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建設,將對全球消除貧困發揮積極作用。
走出國門看楊凌,“中國經驗”“楊凌實踐”正在成為中國農業的代名詞,向貧窮國家傳授解決吃飯問題的“中國智慧”,對穩定世界糧食生產和供應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