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獲悉: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質量,防止返貧致貧,陜西省先后建立健全了五大長效機制。目前,這五大長效機制運行態勢良好。
面對疫情與災情帶來的新困難新挑戰,陜西省建立了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截至目前,全省共納入邊緣戶4.37萬人、脫貧監測戶4.33萬人,且全部落實幫扶措施。
建立扶貧資產運營管理機制。目前,陜西省將各級投入扶貧資金形成的扶貧資產全部納入管理范圍。按照經營性、公益性和到戶類三個類別,扎實做好調查摸底、確權登記、建立臺賬等工作。對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確定權屬;對沒有明確規定的,原則上將經營性、公益性扶貧資產確權到村集體;到戶類扶貧資產歸屬于個人。同時,陜西省建立縣、鎮、村三級臺賬,分年度、分類別逐一登記,明晰產權歸屬,努力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建立穩定增收的帶貧益貧機制。為精準帶動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陜西省鼓勵貧困縣申報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托管、入股參股等形式合作,盤活現有資源。目前,全省1.4萬家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扶貧,通過托管經營、訂單生產、先借后還等利益聯結模式,將50多萬貧困戶嵌入產業鏈,帶動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
建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運營管護機制。目前,陜西省建立了農村公路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全面落實縣級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辦法和制度。目前,部分縣(區)已設立縣級農村供水總公司,實現農村供水專業化管理和企業化運作。
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機制。“十三五”以來,陜西省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4.93戶84.36萬人。為確保搬遷貧困群眾實現“能發展、可致富”目標,我省先后出臺了就業、產業等7個方面的配套文件,形成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1+7”政策體系。目前,全省2116個集中安置區水、電已全部達標,周邊公共教育、醫療基本實現全保障,全省21萬戶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或創業,有發展條件和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產業扶持項目全覆蓋。(記者 程偉 李宛嶸)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