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的秋天,陽光分外毒辣。遠在靖邊縣城50余公里外的靖邊縣畔溝便民服務中心,山大溝深、坡高路陡。就是這樣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下,該中心以穩定解決貧困人口的脫貧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目標,圍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工作,打贏了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實現了16戶46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4.39%下降至目前的1.34%;全中心2個貧困村均已出列。
蝦蟹養殖池
謀發展特色產業 實現“一地雙收”
8月26日,雖然驕陽似火,但畔溝便民服務中心三村種植戶李忠學依然干勁十足,用心呵護著自家種植的150余畝寶貝山地蘋果。坡上洼下,套袋、梳果、除草、施肥……環環相扣,一點兒也不馬虎。
為蘋果套袋
“去年為9000個蘋果套了袋,今年有120多畝山地蘋果都掛了果,預計要為3萬多個蘋果套袋,等蘋果快要成熟的時候,我們還要給每個蘋果印上富有寓意的字樣,這樣精心管護的蘋果,才能賣上好價錢!”提起他種植的耐寒、易儲存、顏值高的小蘋果,李忠學樂的合不攏嘴,仿佛數不清的鈔票在向他招手一般。山地蘋果產業不僅讓李忠學自己過上了好日子,周邊鄰居劉德虎也跟著沾了光。劉德虎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在閑暇時間幫李忠學管護溝溝峁峁里的果樹,除草、施肥……干些得心應手的農活,一天下來在家門口務工就能賺個150元貼補家用。“去年賺了三千多,前幾天做了五天,拿了750元工資。”劉德虎高興地說,他要在種植大戶的帶領下,靠著自己的一雙手,勤勞致富。目前,畔溝三村發展山地蘋果2000畝,已掛果500畝。
討論蘋果套袋問題
走進畔溝三村的另一處山地蘋果種植基地,一株株幼小的蘋果苗迎風搖曳,尚未長成的蘋果地里,剛摘過花的澤蒙苗青翠欲滴、長勢正旺。
“每年可以收兩茬澤蒙花,6月份收一次,9月份再收一次。澤蒙苗就和韭菜一樣,耐寒、耐旱,無需太多人工管理,越長越旺。”畔溝便民服務中心干部張升介紹道。去年,該中心將貧困戶采集的野生澤蒙花包裝到扶貧大禮包中售賣,僅這一項就收益6萬余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今年,畔溝便民服務中心利用未掛果山地蘋果林下閑置空地,種植了90畝澤蒙花,長勢非常好,現在已采摘完畢,進入晾曬階段。澤蒙花花朵含有11種天然芳香物,是北方地區群眾熗鍋、炒菜、火鍋、面食、拌涼菜的上等調味料,澤蒙花加工制作成的澤蒙花餅一塊兒就可以賣到8元錢。
精準施策 貧困戶日子越過越紅火
“真沒想到,村集體經濟讓我們這些窮人沾了光。”今年5月份畔溝三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分紅大會上,畔溝三村貧困戶朱衛學感慨地說。當天,朱衛學等村里的14戶貧困戶每人拿到了村集體經濟分紅的第一桶金—218元分紅。這些紅利是村集體在扶貧大禮包中售賣的山地蘋果、澤蒙、地椒葉總金額的60%,另外的40%被留作村集體經濟的公益金、風險金。
查看澤蒙長勢
貧困戶朱衛學患有冠心病、類風濕、骨質疏松等病癥,他的妻子也是疾病纏身。“我要不是有病在身,我們家的光景在村上也不算下的。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讓我能看得起病,娃娃能上得起學,還在縣城里分到了房子。”朱衛學告訴記者。“現在,朱衛學給村里做防疫員,每年可以拿到8800元的工資,自己再種點地,養些雞呀、羊呀,今年女兒就業了以后,一年下來三口之家的收入怎么也得3萬多元了。”畔溝便民服務中心工會主席趙瓊為記者算起了朱衛學家的收入帳,政策幫一把,自身再努力些,脫貧不成問題,光景也會越過越好。
下硬茬 盤活壯大村集體經濟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勞動力短缺、人均可耕地面積少……窮則思變。針對當地村民素有的養羊傳統,畔溝便民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將發展村集體經濟靶向定位在建立冷庫及羊肉加工廠上。“這樣既可以延長產業鏈,也可以解決老百姓賣難的問題。老百姓能干的事村集體經濟不參與,村集體就是要解決單家獨戶辦不了的事情。”畔溝便民服務中心書記杜虎斌說。目前,畔溝一村冷庫、羊肉初加工工廠已完工,即將投入使用。
查看澤蒙長勢
“三村栽種的山地蘋果品種主要為寒富系列,該品種掛果早,抗寒性強,果型較大,所產蘋果糖分較高、硬度大、耐儲藏、色澤艷、口感好,成熟以后儲藏在冷庫中,可以和應季水果打個時間差,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談起發展村集體經濟,畔溝便民服務中心書記杜虎斌頭頭是道,羊肉加工廠中秋節也可以派上用場了。
羊肉加工廠
從畔溝便民服務中心的一處制高點,俯瞰畔溝二村水域面積達800畝的2處生態水產養殖基地,風光絕美。據介紹,生態水產養殖基地目前累計投放草魚、鯉魚、鰱魚等各類魚苗10萬多尾。“由于養殖基地水草比較豐茂,捕撈不便,我們打算明年6月份汛期清庫,到時候一村的冷庫就可以派上用場,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鏈,通過‘合作社+貧困戶+農戶’的模式,村集體經濟也被盤活了。”杜虎斌說。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精準扶貧的好政策讓這片貧瘠的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畔溝便民服務中心“新型畔溝、山水畔溝、人文畔溝、康養畔溝、富裕畔溝”的美好愿景未來可期……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白凌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