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入網的智能手機里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斗服務
基于北斗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
據統計,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
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斗導航型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銷量已突破1億片
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牧”星 在九天之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保障北斗導航系統建設紀實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早在2000多年前,橫亙夜空的北斗七星便被古人視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
時過境遷,如今的“北斗”已被賦予全新的含義。
202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喜訊傳來,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在遍布五湖四海的一座座測控站里,科技人員們無不歡欣鼓舞。20年來,“牧星人”們身居斗室之中,遙測衛星于九天之上,用智慧和堅毅守護著太空中的“北斗”,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精度”。
盡責 只為平安的“北斗”
研究員李恒年依然記得十幾年前談判桌上那場較量。
2007年,我國計劃發射第4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當時,已經有其他國家的兩顆衛星占據了地球同步軌道預定組網位置,必須讓我們的衛星“擠”進去,實現“三星共位”運行。
三顆衛星,在距地球3.6萬公里的太空中同一軌道位置、以每秒7.8千米的高速飛行。測控稍有偏差,衛星就有可能相撞!
“當年,外國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國人有‘多星共位’技術和能力。我們就是要用實力告訴他們答案!”2020年7月6日,回憶起當年情景,李恒年仍然激動不已。
在重洋萬里之外的談判桌上,面對外國專家的層層刁難和質疑,李恒年帶領團隊一次次地討論、計算,一遍遍地分析、研判……經過據理力爭,外國專家終于為之折服。團隊為這顆北斗試驗衛星爭取到寶貴的軌道資源。
然而,嚴峻的考驗接踵而至。
2007年2月3日,衛星發射入軌。在太陽帆板展開過程中,衛星下行信號突然消失了。
搶救!爭分奪秒,哪怕只有一線希望!
技術員張智斌主動請纓,他針對衛星姿態運動和軌道特點,和同事們準確預測了衛星可能出現下行信號的時間和帆板受太陽光照射的變化規律。17天后,下行信號終于出現,張智斌再次提出20余種變軌方案并制定了最優變軌策略,以及測控站跟蹤方案。
2007年3月2日18時,時機成熟!
接到緊急發令通知,時任渭南測控站站長蔣阿棟一聲令下,正在吃飯的“牧星人”們扔下碗筷,從食堂一路跑到機房。開機自檢、轉動天線、捕獲目標、打通遙測通道……一套套專業動作一氣呵成,一組組遙控指令源源不斷地上注,太空中遨游的衛星就像一個身處迷途中的孩子,恍然之間清醒了頭腦。
在千余名科技人員60多天的共同努力下,衛星終于回到了正軌。
為了這顆北斗衛星的安危,技術員王鑫和同事們加班加點,在60多天里先后進行300余個遙控操作、500多次應急處置,累計發送遙控指令11萬余條。
“你知道我有多擔心你嗎?”疲憊的王鑫回到家中,等來的卻是丈夫心疼的責備,因為那時的她正有身孕。
如今,談起與北斗衛星朝夕相伴的歲月,2000年參加工作、見證了三代北斗系統建設發展全過程的王鑫說:“我是看著北斗‘長大’的,衛星也是我的‘孩子’。作為‘家長’,‘孩子’的安危我們責無旁貸!”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歌詞對“牧星人”事業的描繪如此恢弘,可他們的工作卻又處處充滿了柔情。因為對于他們而言,衛星就是自己的“孩子”。
創新 只為一流的“北斗”
2017年,北斗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與北斗二號工程區域性導航不同,北斗三號是由30顆衛星組成的全球導航系統,必須實現24小時不間斷測控,而我們無法通過全球設站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這一難題,難不倒志在創新超越的“牧星人”們。衛星研制方研發出“星間鏈路”技術,而擁有“衛星醫院”美譽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航天器故障診斷與維修中心,在自主研發的衛星故障診斷系統基礎上,創新性地開發出一套星間鏈路綜合管理系統。
2017年6月9日,參觀者在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參觀展出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星間鏈路,顧名思義是衛星之間相互關聯的紐帶。借助星間鏈路,便可以形成一個以衛星作為交換節點的空間通信網絡。測控站只要對星座中的一顆北斗衛星發送指令,指令便可以在所有衛星之間傳遞下去;反之,所有衛星在軌運行狀態也能夠通過一顆衛星隨時傳遞到“牧星人”的案頭。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承擔著所有北斗導航衛星以及星間鏈路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按照工程師慕海榮的話說,他們是北斗全球星座的“大管家”,星間鏈路綜合管理系統就是“管家”手中的“算盤”,衛星運行穩定與否、性能優劣與否,盡在“牧星人”掌握之中。
幾年前,在經歷了一次衛星導航信號中斷的險情后,該中心組織人員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過刻苦攻關,成功研制出號稱“北斗聽診器”的北斗二代地面運控自動執勤系統。現在,運行中的衛星只要出一點問題,系統便會發出“當當當”的報警聲,提醒值班人員進行檢查。故障檢測診斷時效性差的難題得到徹底解決。
截至目前,科技人員運用星間鏈路綜合管理系統累計發現并有效排除近200起異常問題,有力保障了北斗衛星服務各行各業、國計民生,向著“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奮勇前進。
堅守 只為中國的“北斗”
2020年6月30日14時15分,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七天七夜的精心呵護下,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收官星”——北斗三號GEO-3衛星成功定點于地球同步軌道,圓滿扣上了整個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星座的“最后一環”。
看著測控大廳屏幕上喜慶的賀詞,工程師劉嘯時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屬于我們‘牧星人’的儀式感和成就感!”
“我愛人要給我補過錯過多時的32歲生日。她說再不過,我就33歲了!”走下調度臺的“華山”總調度劉羽翔笑著說。
這顆“收官星”早期軌道段測控的關鍵時期適逢端午假期,渭南測控站技師崔小峰主動放棄回家過節的機會,徹夜堅守在機房,確保目標捕獲無延遲、指令發送無差錯;技術部助理工程師楊彪正在家陪伴從重慶老家遠道而來的父母,凌晨接到電話就趕回單位,參與衛星軌道控制工作……
去年的一個深夜,工程師王星宇手機突然響起:“衛星信號異常,速來!”來不及跟家人解釋,他穿上衣服用最短時間回到崗位,迅速分析各類報警信息和遙測數據,和同事們研究方案,緊急發送遙控指令……待到衛星信號恢復正常、故障排除,王星宇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活再多,事再忙,衛星安全記心上;家再遠,路再長,電話一響到現場。”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這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正是“牧星人”們工作生活的生動寫照。
回顧北斗導航系統20年發展歷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們舍小家為大家,始終以衛星狀態為第一職責,以衛星需求為第一使命,在海量的遙測數據中尋找規律,在無數的故障案例中研究算法,研發出集成化程度高、計算效率突出的軌控策略計算軟件,大幅提升了軌控精度,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導航衛星管理道路。
如今,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精測妙控下,從為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提供精確標繪服務、助推“中國速度”,到跟隨新時代“攀登者”登上珠穆朗瑪峰、見證“中國高度”;從精準送達每一份外賣,到帶領人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遙遠的太空,一顆顆北斗導航衛星為人們指引著前進方向。(記者 母家亮 通訊員 呂炳宏)
大力弘揚新時代北斗精神
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鏗鏘有力地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志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斗從此走向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時代舞臺。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國重器。建設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對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是我國攀登科技高峰、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國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標志性戰略成果,凝結著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的心血,飽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是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充分發揮新型制優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新征程上奪取的又一偉大勝利,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負韶華的時代擔當、實干興邦的決心意志,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從1994年北斗一號工程立項開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懈奮斗,始終秉承航天報國、科技強國的使命情懷,以“祖國利益高于一切、黨的事業大于一切、忠誠使命重于一切”的責任擔當,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在陌生領域從無到有進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術空白地帶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點燃了北斗之光,推動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閃耀浩瀚星空、服務中國與世界。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三步走”發展戰略決策,到有別于世界其他國家技術路徑設計,再到用兩年多時間高密度發射18箭30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區域到全球的發展歷程,彰顯了中國人民矢志自主創新的豪情壯志,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人民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參研參建的400多家單位、30余萬名科研人員合奏了一曲大聯合、大團結、大協作的交響曲,孕育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這是中國航天人在建設科技強國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豐碑,是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既血脈賡續、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廣大科研工作者繼續勇攀科技高峰,激揚起億萬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愿同各國共享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如今的北斗,已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相關產品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大力弘揚新時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探索、砥礪前行,我們就一定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更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貢獻智慧和力量。(人民日報評論員)
(載今日《人民日報》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