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滿淑涵)6月4日,省科技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措施》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推動高新區創新發展等九部分38條措施,推動管理流程更簡、服務體系更全、創新環境更優。
針對當前我省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偏少、企業創新活力偏弱、企業發展規模偏小等問題,《措施》提出,加大企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成果支持力度、中小型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獎勵補貼力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持續優化省屬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考核與激勵制度,設立省屬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基金,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
針對我省高新區數量偏少、分布不均、實力偏弱、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等突出問題,《措施》提出,鼓勵各地創建省級高新區,按照綜合型、特色型分類設定省級高新區建設“門檻”標準、條件。支持省級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對新認定的連續支持三年,每年給予不低于3000萬元支持。建立省、市、縣和高新區多級聯動機制,統籌部署創新資源,建立鼓勵清單和禁止清單。完善支持高新區創新發展的配套政策,優先保障土地供應,下放科研管理自主權、中層干部任免權、高端人才引進權,探索建立互派干部機制。聚焦高新區“高”和“新”兩個維度,建立高新區動態監測評價考核制度。
為進一步發揮我省作為軍工大省的資源優勢,《措施》提出,著力推進軍工單位科研生產潛能在陜釋放,配合、支持中央在陜軍工單位改制重組、創新發展。用好陜西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技術成果轉化等的投資力度。支持建設軍民兩用技術創新平臺,具備條件的,優先納入“1155”工程支持范圍。加大對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科研生產專業人才的培訓和隊伍培養。
《措施》還提出,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深化科技管理部門工作機制改革,試點科技項目常年受理、即時評審制度,完善第三方專業機構管理科技項目制度。深化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進一步擴大財政科研經費后補助范圍,針對關鍵節點實行“里程碑”式管理,開展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賦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激發科研機構創新活力,提高轉制科研院所為行業提供共性技術研發與服務的能力,完善科研機構評價指標體系,賦予科研機構更大自主權。進一步發揮好科技獎勵的導向作用,加強對一線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和授獎比例。
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措施》提出,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按照“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模式,設立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門機構,支持具備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進一步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等事項,不需再報財政部門審批或者備案。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鼓勵和支持企業吸納技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吸納境內技術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直接股權投資獲得國家、省科技獎勵的成果就地轉化的項目。
為推動《措施》落地落實,我省將設立創新驅動發展監測指標,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省科技廳還將通過舉辦政策解讀報告會等方式,加大政策宣講力度,擴大政策知曉度。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