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恢復運營后,陸續有老人進門咨詢
□記者 滿淑涵 文/圖
“沒想到這‘等一等’一等就是三個多月。”家住西安市未央區東元路物流社區的張香梅老人今年84歲,由于子女住得遠,老人常年獨居。“兒媳婦身體不好,他們年紀也大了,還要照顧孫子,周末會抽空來看看我,送點吃的。”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張奶奶不得不自己“湊合過年”,讓她感到欣慰的是,身體還算硬朗,做飯不成問題。“像這一陣街面上的商店都開了,我就買幾個饃,買點面條,做一頓能吃兩頓。”
張奶奶所在的社區,往日開設老年人助餐服務,轄區75歲及以上老人可免費享用午餐。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老年食堂從大年初一關閉,至今還未正常運營。社區主任靳改珍介紹說,轄區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40%,是典型的老齡化社區,不少獨居、高齡老人面臨吃飯問題,好在春節前有部分老人被子女接走,也有一些子女回來陪伴老人,照顧飲食起居。目前,疫情趨于穩定,社區老年食堂準備就緒,接上級單位正式通知后,便可正常服務。
除了吃飯的“剛需”問題,張香梅奶奶還遇上洗澡難題。由于2003年冬天,東元路物流社區旁修建高架橋,周邊鍋爐被拆除,無法供暖,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為了方便老年人洗澡,我們在院里開了淋浴房,安裝了兩臺淋浴器,有家人陪同的老人可以免費洗澡。”靳改珍說,防疫期間,助浴服務也不得不叫停,有老人多次打電話詢問服務恢復時間,也只能勸對方“再等一等”。
“沒辦法,外面的公共浴室也不開門,我就在家燒兩盆熱水,打開電暖氣,自己給自己擦擦身子。”張奶奶說。
記者走訪西安市雁塔區大唐社區、新城區西三路社區、碑林區端履門社區、未央區聯合社區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社區自辦或第三方助老服務機構全部暫停運營,社區人力全部到轄區院落、小區執勤,防控任務加重,面向老年人的服務大多以幫助采購生活物資和急需藥品為主。
“轄區空巢、獨居老人有需求會直接打電話到社區,說明需要哪些物資,我們再組織人力采買配送。”西三路社區副主任劉宏說,此外,老年人需求較大的還有心理慰藉服務。“由于老年人是此次疫情的易感人群,在疫情蔓延形勢嚴峻時期,就有不少老年人打電話來咨詢。”
劉宏說,社區能提供的心理慰藉就是陪老人聊聊天,讓他們有傾訴對象,宣泄情緒。“雖然還不夠專業,但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老年人正確認識病毒,科學防控疫情。”
端履門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慧介紹,防疫期間,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中午會為轄區的周清秀老人送去一份盒飯。“我們掌握特殊困難老人的情況,周清秀老人是孤寡老人,因為兩年前摔倒,身體一直不好,我們就從工作餐中為她勻出一份,送到家里。”
除了幫助滿足一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突發狀況也讓社區工作人員頗為揪心。
2月21日晚上,大唐社區低保老人爾宏偉暈倒在馬路上。
社區主任張毅濤接到電話后,馬上叫了兩名社區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把老人送往西安市第五醫院檢查,直到兩次檢查結果均顯示老人并無大礙,張毅濤才放下心來。“好在虛驚一場。”
大唐社區是一個板塊化社區,位于城市繁華地區,由電信十所、亨通公司兩家單位和八個家屬院組成,其中,60歲以上老人已經占到社區總人口的20%,老齡工作壓力較大。3月17日,大唐社區自辦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恢復運營,這段時間,有不少老年人前來問詢,康復理療、針灸按摩、中醫保健等服務區日漸熱鬧起來。
“社區治理暴露出一些短板,需要引起重視。”防疫期間,省社會工作協會組建了線上服務平臺,為社區防疫提供多方面支持,協會副會長謝雨鋒說,社區處于疫情防控前沿陣地,掃描“一碼通”,測量體溫,出入登記……社區工作人員事務繁雜,應急管理怎么做?特殊群體如何服務?這些問題需要未雨綢繆。“長期以來,社區職能定位不清、權責模糊,社區干部待遇低、壓力大,社區服務缺乏專業化內容,當下,更應抓住疫情防控窗口期,為社區減負增效,提高社區公共危機應對能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