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李國鵬
□ 記者 李榮 文/圖
“西安垃圾分類雷聲大、雨點小,實施情況不容樂觀。”1月15日,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在談及西安市實施垃圾分類情況時說。
“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從西安目前實施情況看,落實的并不好。”李國鵬以自己所住小區為例說,他們小區有一千多戶近萬人,小區內共設置了7個垃圾分類點,并在不同區域擺放了垃圾投放桶,但他發現,有的居民并不會分類投放,有的居民嫌麻煩,基本上是混投;有的居民雖然在家做了簡單分類,但發現別人都是混裝或部分分類,受從眾心理影響,最后也就不分類了。
為了解更多垃圾分類的情況,李國鵬先后走訪了單位附近多個住宅小區,情況基本上差不多,甚至有的小區的垃圾分類幾乎成了擺設。
西安垃圾分類喊了很多年,但真正開始實施后,為何效果不明顯?李國鵬認為,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市民分類意識不強,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分類氛圍;實際分類中操作性不強,只注重宣傳,沒有具體引導,混放情況嚴重;分類工作重點不突出,沒有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從垃圾源頭做到分類;垃圾分類后續處理不明晰,末端處理形同虛設,后續處理措施沒有跟上。
如何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地?今年省兩會上,李國鵬在《關于垃圾分類的一些思考及建議》中建議,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先從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場等容易開展的地方逐步推進,選擇一批樣板社區做好引導;從源頭對新型垃圾做好引導和防范,推行垃圾分類志愿者服務,引導居民做好分類和投放;加大垃圾分類后續科學化處理力度,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科研技術創新和難題公關,扶持垃圾分類企業技術創新和環保新產品的研發,鼓勵社會資金和力量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做好垃圾分類監督考核。
李國鵬說,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有序逐步推進,但在實施初期,需要政府部門的強力指導和引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持續跟進,逐步形成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