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中市不斷探索創新精準扶貧舉措,創新推廣“互聯網+”精準扶貧信息系統,自主研發脫貧攻堅微應用,構建起漢中市“互聯網+”精準扶貧信息系統,用大數據統計、監測、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全市6.4萬名幫扶干部可隨時通過手機查看幫扶對象基本情況、幫扶狀況、需求狀況等信息,各級領導干部可隨時通過手機查看縣、鎮、村、戶各項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問題整改、脫貧退出任務薄弱環節和漏項缺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給貧困人口精準畫“像”
“我現在調研的時候,隨身攜帶一個平板電腦,想去哪一戶、哪個村,只需一鍵導航,這一戶、這個村是啥情況,有啥問題一目了然。”漢中市扶貧辦主任康虎生說。
看清真貧,才能幫真貧。漢中市“互聯網+”精準扶貧信息系統為全市22.51萬戶67.1萬貧困人口逐一建立專屬云數據檔案,通過117項指標,36種分析,引入人工智能,行業部門數據縱向比對,給貧困人口精準畫“像”。目前,“互聯網+”精準扶貧信息系統收集信息數據1610萬條,其中,自動生成1302萬條,占80.9%。以前貧困戶信息錯誤通過國扶辦定期反饋,數據更新滯后,現在實施系統開發信息報錯功能,可隨時進行信息比對,及時核實修改,既保證了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邏輯性,避免了信息多次重復錄入的誤差和低效率,也更讓貧困戶的狀況,包括家庭成員、致貧原因、幫扶計劃、幫扶措施、收入臺賬等信息一目了然。
漢中市“互聯網+”精準扶貧信息系統根據貧困戶云數據檔案,借助平臺智能化、多元化數據分析,智能判斷每戶及村級脫貧措施達標情況,對未達標項目自動預警提醒。通過對政策對接,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實時追蹤,發現脫貧薄弱環節,結合階段工作重點,信息系統自動梳理周工作任務,發送給幫扶干部和駐村工作隊,使干部幫扶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解決幫扶干部下村入戶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信息系統運行以來,已為幫扶干部推送了任務300多萬條。
為幫扶工作找準“路”
“以前自己都摸不清貧困戶究竟享受了哪些行業部門措施,現在有云平臺,打開一看,民政推送的低保信息、殘聯推送的殘疾信息、教育局推送的學生資助情況,一清二楚,也不用在村上不停地問,也不怕貧困戶說不清,而且還可以看到貧困戶在系統里面的情況,發現哪里有不對,我馬上告知村上,讓他們在系統里修正,真是方便實用。”略陽縣扶貧辦干部湯小燕說。幫扶干部、駐村干部據實在系統內填寫“幫扶工作紀實”“駐村工作日志”等電子日志,上傳至管理人。管理人可全程監控每個干部幫扶過程,隨時掌握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在該信息系統中,市教育局、移民辦、衛健委等打通信息壁壘,實現了數據信息共享,將原來分別儲存于各部門的小數據變成大數據,“死”數據變成“活”數據,建立起數據“上下聯動,左右互通”機制。系統自動匹配政策措施,自動對比數據邏輯,自動分析政策對接,使政策落地更加精準。
漢中市人社局使用云計算平臺后,針對貧困戶缺技術的狀況及時培訓,對接率達90%以上,連續3年培訓貧困對象6.37萬人次,使1.8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有了一技之長。3年來,累計勞務輸出36萬人,實現增收近百億元。
為貧困群眾架起信息“橋”
當前的扶貧政策基本實現了貧困戶全覆蓋,但一些貧困群眾的特殊困難僅僅依靠扶貧政策和幫扶干部很難奏效,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如農產品供需信息、人力資源信息、商品流通信息等。
系統內的審批上報功能,可及時將貧困戶的需求征集,反饋至各類社會幫扶平臺,打通社會扶貧新通道,架起社會力量與貧困戶之間的橋梁,實現貧困村、貧困戶需求信息與社會扶貧資源有效對接,推動扶貧產業發展。
“過去,我們商會各界愛心人士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參與脫貧攻堅,想利用廣州、深圳開放城市的平臺,為家鄉的產業、產品推銷代言,可不知道怎么參與。現在有了云平臺,我們再也不犯愁了!”廣東漢中商會會長張紅動情地說。
眼下,廣東漢中商會正在與漢中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擬定實施推動漢中農副產品代銷的有關政策,必將助推漢中產業扶貧,增加農民收入。通訊員 李樹榮 記者 師念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